Page 147 - 《高原气象》2021年第5期
P. 147

高     原      气     象                                 40 卷
              1108
             始加强,同时 7 号云团的后部 8 号云团已经生成。                         出现了成片的暴雨、大暴雨[图7(i)]。由此可见,8
             从 8 日 03:00 开始,7 号、8 号两个对流云团各自发                    日最强时段的致灾性暴雨主要是由 4 号、7 号、8
             展逐渐演变成两条平行的东北西南向带状云系,且                             号、9号 4个对流云团先后影响造成的,累计雨量最
             带状云系中镶嵌着多个在 β、γ 中尺度云团中心,中                          大达282. 4 mm。可见,过程二主要是副高偏南、副
             心强度均在-70 ℃以下,到 8 日 20:00 前[图 7(e)~                 高边缘为暴雨区提供大量不稳定能量,西风带长波
             (g)],7 号云团强度变化不大,8 号云团缓慢加强,                        槽经向度加大并东出,槽前暖湿气流与冷空气交汇
             之后[图 7(h)],7号云团迅速减弱,8号云团与广西                        触发不同尺度云团不断生成,东移经过同一地区产
             境内的 9 号云团合并迅速加强,湖南南部为 TBB 小                        生的“列车效应”导致暴雨落区重叠、累积雨量大,
             于-70 ℃的冷云云系覆盖,在此影响下,湖南南部                           使该次过程致灾性比一般性暴雨过程强得多。



















































                          图7   2019年7月7日22:00至8日24:00 TBB(a~h,阴影,单位:℃)及8日08:00至9日08:00
                                              累计降雨量(i,彩色区,单位:mm)分布
                  Fig. 7  Distribution of the black body temperature(TBB)from 22:00 on 7 to 24:00 on 8(a~h,the shaded,unit:℃),
                              accumulated rainfall from 08:00 on 8 to 08:00 on 9(i,color area,unit:mm)July 2019

              6   水汽输送异同                                        水汽分布的有效机制,水汽通量散度常用来定量探
                                                                讨 暴 雨 的 水 汽 汇 合(杨 磊 等 ,2017;刘 红 武 等 ,
             6. 1  水汽输送通道特征异同                                   2016)。比较两次暴雨过程的水汽通量散度时间剖
                  充足的水汽供应对强降水天气发生至关重要,                          面(图 8),过程一在 800 hPa以下的低层表现为明显
             而影响水汽源汇和动力输送是约束水汽循环、影响                             的水汽汇合,6 月 8 日 20:00 近地层比湿最大为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