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 - 《爆炸与冲击》2025年第9期
P. 6
第 45 卷 原 凯,等: 航行体高速入水时多孔泡沫的缓冲降载特性 第 9 期
入水冲击的损害。在众多吸能材料中,泡沫材料 [14] 因其低密度和优秀的能量吸收能力成为吸能降载材
料的首选,特别是泡沫铝以其显著的吸能效果备受关注。曾斐等 [15] 对泡沫铝的降载特性进行了综合评
估,为缓冲头帽的材料选择和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泡沫铝作为一种优秀的缓冲材料,能够有
效地减缓高速入水过程中对航行体的砰击,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在数值模拟方面,Shi 等 [16] 通过任意拉
格朗日-欧拉(arbitrary Lagrangian-Euler,ALE)方法,对携带泡沫铝缓冲结构的自主水下航行器进行了数
值模拟,发现缓冲头帽能够在弹体垂直入水时显著降低入水砰击压力峰值,降幅达到 42.2%。孙龙泉等 [17]
通过耦合欧拉-拉格朗日(coupled Eulerian-Lagrangian,CEL)方法,对携带泡沫铝缓冲块的高速入水航行
体的降载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发现提高航行体入水速度可以降低航行体入水加速度峰值的降载率,并
且降载率也随着所用泡沫铝密度的提高而表现出先高后低的趋势。
本文中,拟探究航行体在高速入水过程中的缓冲降载策略,针对航行体高速入水缓冲降载问题开展
数值模拟,分析多孔泡沫结构在减小航行体入水冲击方面的效能。首先,基于 ALE 方法建立高速入水数
值计算模型并加以验证;然后,通过引入多孔泡沫缓冲结构,进而开展一系列航行体高速入水多孔泡沫
缓冲降载数值计算,分析多孔缓冲泡沫结构对航行体高速入水过程中的入水流场、动力学特性及入水砰
击载荷的影响;最后,通过与传统非多孔缓冲泡沫方案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揭示多孔泡沫结构在降低
航行体高速入水时的砰击压力方面的优势,以期为航行体高速入水缓冲降载结构研究提供参考。
1 计算方法
1.1 控制方程
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方法很好地结合了拉格朗日方法与欧拉方法的优势,能够对复杂物理过程进行
有效模拟。具体控制方程如下。
质量守恒方程:
∂ρ ∂v i ∂ρ
= −ρ −w i (1)
∂t ∂x i ∂x i
动量守恒方程:
∂v i ∂v i
ρ = σ ij,j +ρb i −ρw i (2)
∂t ∂x j
能量守恒方程:
∂E ∂E
ρ = σ ij v i,j +ρb i v i −ρw j (3)
∂t ∂x j
式中:ρ 为水的密度,v 为水的流速,w 为流体质点与参考点的相对速度,下标 i、j 表示不同方向,b 为流体
j
体积力,E 为能量,x 为坐标 [18] 。应力张量 σ 用于描述流体或固体内部各点处的应力状态,其表达式为:
i
σ ij = −pδ ij +µ(v i,j +v j,i ) (4)
式中:p 为压力,δ 为克罗内克函数,μ 为黏度。
j
i
1.2 罚函数
在进行几何模型构建和网格细分的过程中,一个关键步骤是允许固体结构与流体结构的网格在空
间中相交或重叠。为了实现 2 种不同介质之间的有效耦合,并确保力学参数能够正常传递,通常采用罚
函数耦合 [19] 约束方法模拟固体与流体界面的动力学行为。罚函数法主要用于处理流体与固体相互作用
时界面上的不连续性问题,运用罚函数的方法 [20] 可以通过在界面上施加额外的界面力来补偿这种不连续。
罚函数约束方式的核心理念在于,一旦检测到固体与流体界面上存在表面穿透或相对位移,就需要
引入罚函数来调整界面力的大小,确保力的平衡。这种界面力的分布取决于穿透现象的严重程度,即界
面力的强度与表面穿透的程度成正比 [21] ,从而允许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力的大小。通过追踪和调节固体
与流体之间的界面力,能够提高数值模拟的可靠性。
091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