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1 - 《爆炸与冲击》2025年第9期
P. 111

第 45 卷            陶子豪,等: 爆破荷载作用下透明脆性材料的三维裂纹扩展行为                                 第 9 期


                                      20 cm
                                                                                              Empty
                                                                                               hole

                                                                        Blast
                                  Blast holeØ: 4 mm                     hole



                    20 cm




                               Empty hole Ø: 8 mm





                         First blast hole  Secondary blast hole
                         Rear blast hole
                              (c) Layout of gun holes                      (d) Actual drug loading effect
                                       图 2    PMMA  爆破模型试验系统、模型尺寸及装药示意图
                                     Fig. 2    PMMA blasting test system, model size and charge diagrams

               2    材料的失效

               2.1    裂纹演化过程
                   试验过程中利用固定装置控制各孔炸药在同一水平,以保证爆破能量集中释放。同时,将同段起爆
               炮孔串联至同一起爆通道,不同段炮孔并联至不同起爆通道。当爆炸荷载作用至炮孔孔壁时,炮孔周围
               径向裂纹萌生并向周围扩展,扩展过程如图                   3  所示。
                   随着首爆孔的起爆,爆炸能量迅速充斥整个炮孔,如图                         3(a) 所示。在   0.2 ms 时,炮孔周围开始形成
               径向裂纹,如图       3(b) 所示。在爆生气体的进一步驱动下,部分裂纹扩展至空孔并形成贯穿裂纹面,形成
               初始槽腔。随后,在炮孔底部形成轴向扇面状裂纹,随着深度的增加,夹制作用增大,导致轴向裂纹面扩
               展范围明显小于径向裂纹。在              20.8 ms 时,裂纹扩展的能量迅速释放,裂纹扩展停止,爆炸产生的裂纹最
               后分布形态如图       3(l) 所示。
                   首爆孔爆破时,炮孔底部会向下形成一个锥形的环状三维裂纹,如图                               3(c) 所示。在   10.0~10.8 ms 时
               段内,第   2  段爆孔起爆释放能量继续作用在裂纹上,应力波和爆生气体的联合作用导致炮孔周围径向裂
               纹迅速扩展,形成破裂块体,如图              3(e)~(h) 所示。其中,径向裂纹扩展范围明显小于轴向裂纹,径向裂纹
               扩展速度也相对较小。由于首爆孔在模型上部形成贯穿裂纹,第                              2  段炮孔起爆后,部分能量通过贯穿裂
               纹溢出,导致炮孔上部径向裂纹扩展范围小、速度较低。当第                            2  段炮孔起爆后,爆炸作用在裂纹尖端,进
               而导致轴向裂纹迅速扩展并贯穿至试件边界。炮孔底部仅有爆生气体驱动产生的裂纹,说明在此装药
               条件下,爆炸产生的高压气体是炮孔底部区域损伤破坏的主要原因。
                   第  3  段炮孔起爆后,爆炸能量继续推进径向裂纹扩展,并形成倒三角状裂纹群,裂纹贯穿整个掏槽
               区域并形成最终的爆破槽腔。在               20.4 ms 时,由于轴向破裂面已经形成,爆炸能量迅速从破裂面处外泄,
               导致炮孔周围垂直于破裂面方向仅有少量裂纹产生,如图                          3(k) 所示。






                                                         093102-4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