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爆炸与冲击》2025年第6期
P. 26

第 45 卷             单仁亮,等: 深部岩体结构面动力特性与致灾效应研究进展                                  第 6 期

               层的滑动行为,还对预防深部岩体动力灾害具有重要意义。崔国建等                                [11]  总结了典型动力扰动剪切试验
               装置的主要技术参数,自主研制了动力扰动作用下多功能岩石结构面剪切试验装置,并开展了平直花岗
               岩应力跃迁试验,发现各级法向应力(σ)下剪应力曲线展现出应变硬化-黏滑特征,且当法向应力大于
               5 MPa 时,只发生黏滑滑动,且黏滑效应与法向应力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如图                              1  所示。


                    35                                         35                                  1.0
                         6                                                  Normal stress
                         5                  σ=30 MPa                                    σ=30 MPa
                    30   4                   Normal stress     30                                  0.8
                         2 σ/MPa  3
                    25                                         25
                         1                                     20                                  0.6
                   σ/MPa  15  0  200 400  600 800 1 000       Normal stress/MPa  15                    Friction coefficient
                    20
                                t/s
                                                                                           Friction
                                    σ=10 MPa   Shear stress                    σ=10 MPa   coefficient  0.4
                    10                                         10
                              σ=5 MPa                                    σ=5 MPa                   0.2
                     5                                          5
                       σ=1 MPa                                    σ=1 MPa
                                                                                                   0
                     0     500  1 000  1 500  2 000  2 500  3 000  0  500  1 000  1 500  2 000  2 500  3 000
                                      t/s                                        t/s
                          (a) Shear (normal) stress-time curve    (b) Normal stress (friction coefficient)-time curve
                                                   图 1    应力阶跃试验结果   [11]
                                                Fig. 1    Results of stress step test [11]

                   黏滑效应的基本过程可以分为              3  个阶段  [12] 。黏附阶段:接触面由于摩擦力的作用维持相对静止,内
               部应力逐渐积累。随着荷载增加或应力集中,局部材料可能发生弹性形变,直至摩擦力无法继续阻止滑
               移。滑移阶段:当应力超过界面摩擦力的承受能力时,结构面突然滑移,伴随能量的释放。滑移速率可
               能瞬间变大,引起应力的突发变化。滑移后应力积累阶段:滑移后应力重新积累,形成黏滑循环。这种
               循环可以导致结构面在长时间作用下出现破坏或不稳定。黏滑效应的影响因素如表                                      1  所示。

                                                 表 1    黏滑效应的影响因素    [10, 12]
                                          Table 1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tick-slip effect [10, 12]
                           影响因素                                          影响机理
                           法向应力                          较高的法向应力往往会增加摩擦阻力,从而延缓滑移的发生
                          接触面粗糙度                         高粗糙度表面更容易触发黏滑效应
                           加载速率                          较高的加载速率可能使滑移阶段更具破坏性
                           材料属性                          材料的黏弹性、塑性等特性影响黏滑效应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为便于阐述起伏角角度           α  和结构面角度     β 对
               结构面力学特性的影响,将其总结如图                  2  所示。
               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围岩的约束,岩体无法进行                                          Structural plane
               自由的剪切膨胀,因此,施加在岩体上的法向荷
               载将不断增大。在这种情况下,结构面更易受到
               剪切破坏,表现为常法向刚度边界条件。焦峰等                   [13]
               采用自主研发的煤岩剪切试验系统,在恒定法向                                        α
               刚度条件下进行了人工结构面的直剪试验,发现                                     β
               当起伏角为      15°和  30°时,曲线呈现周期性震荡
               衰减;起伏角为      45°时,剪切应力在达到峰值后迅
               速降低,如图      3  所示。而随着法向刚度的增大,                             图 2    结构面角度与起伏角
               结构面的破坏程度逐渐增大。                                       Fig. 2    Structural plane angle and relief angle



                                                         061101-3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