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爆炸与冲击》2025年第6期
P. 11

第 45 卷         马泗洲,等: 围压与爆破耦合作用下节理岩体裂纹的扩展行为与影响因素                                第 6 期

                   深部岩体的地质赋存环境复杂多变,其应力状态往往呈现出显著的各向异性特征。为了深入探讨
               不同地应力条件下节理岩体在爆破过程中的动态响应特性,本文将围压加载条件划分为静水压力和非
               静水压力两种情况,并增设无地应力条件(α-0-0)作为对比参照组,具体分类如表                                5  所示。

                                                     表 5    围压加载条件
                                     Table 5    Confining pressure conditions in numerical simulation
                  应力状态         工况        σ x /MPa   σ y /MPa    应力状态          工况        σ x /MPa   σ y /MPa

                              α-10-10     10         10                      α-20-10     20         10
                  静水压力                                         非静水压力
                              α-30-30     30         30                      α-30-10     30         10

               2    爆炸应力波传播特征

                   爆炸应力波穿过不连续面时会发生反射与透射。当入射波夹角                             Δα  较小时,可以将其波阵面视为平
               面 [20] ,如图  4  所示。其中,I、R、T   分别表示入射波、反射波和透射波,下标                   P  和  S  表示  P  波和  S  波,α  为
               I 与节理面法线的夹角,β          为  T 与节理面法线的夹角,γ           为  T 与节理面法线的夹角,符号“−”和“+”
                                          S
               P
                                                                     P
               分别表示节理面的迎爆和背爆侧。平面波垂直穿过不连续面时,波的形式不会改变,即入射                                          P  波与节理
               面法向平行时,在迎爆和背爆侧仅形成反射                    P  波和透射   P  波。而当平面波倾斜穿过不连续面时,波的传
               播方向与波的类型会同时发生改变,节理面处不仅会产生反射                            P  波和透射    P  波,还会形成反射       S  波和透
               射  S  波。这些波的传播方向各异,在节理面处互相叠加,形成了复杂的波场。


                                           −      +
                                  R P                    T P
                                  R S                    T S
                                                                    Rock  −     Joint  +    Rock

                                  R P           A        T P
                                          C
                                  R S
                                                         T S
                                       I P         γ  β
                                           α
                                        Δα      B
                                         I P
                                                         T P
                                         R P
                                                                                  K S
                                                               Front face of blasting  Back face of blasting
                                                                                 K n
                                             图 4    爆炸应力波在节理处的传播示意图
                                     Fig. 4    Illustration of propagation of the blast stress wave at the joint

               2.1    透反射系数计算
                   通过时域递归法        [21] ,获得了入射波穿过线弹性节理后透射和反射波的数学表达式。当仅有一个爆
               源且爆源在节理一侧时,节理透反射波的表达式可简化为如下形式:
                                              ñ   ô                  ñ   ô
                                               v Rp                   v Tp
                                                         −1       −1
                                                    = −B Av Ip (i)  + B C                               (4)
                                               v Rs                   v Ts
                                                   (i)                    (i)
                                        ñ  ô                   ñ   ô       ñ   ô
                                         v Tp      −1       −1  v Rp    −1   v Tp
                                               = G Dv Ip(i) +G E     +G F                               (5)
                                         v Ts                   v Rs         v Ts
                                            (i+1)                   (i)         (i)
               式中:v 为 p  P  波入射节理面在迎爆侧引起的质点振动速度,v 和                  p   v 为反射    P  波和  S  波在迎爆侧引起的
                                                                          s
                                                                    R
                                                                         R
                     I
               质点振动速度,v 和     p  v 为透射     P  波和  S  波在背爆侧引起的质点振动速度;下标                i 为时间参数,可表示任
                                   s
                             T    T
               一时刻,通过速度差分形式进行迭代计算;矩阵                    A~G   的表达式可以参考文献           [21],透射系数    T 与反射系
                                                                                                 k
                                                         061001-6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