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 - 《真空与低温》2025年第4期
P. 7

422                                         真空与低温                                   第 31 卷 第  4  期



                                                              8 mm           S
                                                                                         H
                                               α                   8 mm
                                              g
                                                                                  B

                                                图  3 金属丝网规整填料       PACK-13C
                                          Fig. 3 Metal wire mesh structured packing PACK-13C


                                           表 1 金属丝网规整填料       PACK-13C  几何结构参数
                           Tab. 1 Geometric structure parameters of metal wire mesh structured packing PACK-13C
                峰高  H/mm      波距  B/mm     丝网厚度/mm        开孔直径/mm         孔间距/mm        孔隙率       倾角  α/(°)
                    2.5          4             0.4             2              8        0.659 92       45

                  为了更好模拟气液两相在填料中的流动状态,                          力加速度矢量,取         9.80 m /s。液相主要以液膜形式
                                                                                       2
              将气液接触面设置为内壁传热传质边界条件,将两                            附着于金属丝网上,液体流域厚度近似为丝网厚度,
              者分离处于不同的流道中。在规整填料上,气相自                            即  0.4 mm。为了反映金属丝网结构对于液体流动
              下而上流动,液相流动则相反。因此,在模型中将                            的影响,将液体流域设置为孔隙率                  0.659 92、渗透
                                                                           −10
                                                                               2
              气相流域下方设置为气相入口,液相流域上方设置为                           率  2.757×10  m 的多孔介质 。
              液相入口,除进出入口和气液接触面以外其余边界                                 浓度场利用多孔介质中的稀物质传递描述。
              设置为壁面绝热无通量边界,具体设置如表                    2 所列。      在稀物质传递过程中,由扩散引起的通量符合菲克
                                                                         [20–21]
                                                                第一定律         ,这一物理量只取决于溶质和溶剂相
                            表 2 模型边界条件设置
                                                                互作用的单一性质,即扩散系数,其控制方程为:
                     Tab. 2 Model boundary condition setting
                                                                                                         (4)
                                                                                 ∇J i +u∇c i = R i
                 位置         流场        温度场         浓度场
                                                                                                         (5)
                               −3
                                                    −7
               气相入口     2.962×10  m/s  179.502 K 2.95×10  mol/mol                 J i = −D i,eff ∇c i
                                                                                         ε
               气相出口        215 kPa       /           /                             D i,eff = D i          (6)
                                                                                         τ
                                                    −7
                               −4
               液相入口 1.006 4×10  m/s 179.500 K 3.00×10  mol/mol                              3
                                                                式中:   c i为物质  i 的浓度,mol/m ;   R i为物质   i 的摩尔
               液相出口        215 kPa       /           /                     2
                                                                通量,mol/m ;   D i,eff 为有效扩散系数;     D i为实际扩散
                                                                       2
              2.2 控制方程                                          系数,m /s;  ε为孔隙率;     τ为迂曲度。
                  在全回流工况下,氪氙混合物气液两相雷诺数                               对于多孔介质而言,有效扩散界面小于自由流
              分别为    9.6 和  1.8,均处于层流状态。                        体的界面,实际浓度梯度小于表观浓度梯度,所以
                                      ρul                       有效扩散系数不同于实际扩散系数。因此,引入了迂
                                 Re =                  (1)
                                       µ                        曲度来描述这一效应,迂曲度               τ与孔隙率     ε之间存
              式中:l 为气液相特征长度对应的水力直径;                    ρ为流      在标准相关性,根据          Millington-Quick 方程  [22]  描述:
              体密度,其中液相密度为             2 853.9 kg/m ,气相密度                                 1               (7)
                                                 3
                                                                                        −
                                                                                    τ = ε 3
              为  18.792 kg/m ;  u为 气 液 的 表 观 速 度 , 由 制 冷 量
                           3
                                                                     气体扩散系数采用          Fuller-Schettler-Giddings 方
              得到冷凝器中冷凝的液相流量,再除其流道横截
                                                                程  [23]  描述,液体扩散系数采用         Wesselingh-Krishna
                                                    −3
              面积即可得到表观速度,气相为                2.962×10  m/s,液
                                                                方程   [24]  描述。方程输入为温度、压力和浓度,耦合
                            −4
              相为   1.006 4×10  m/s; µ为气液相动力黏度,气相为
                                                                物理场求解所需物性参数。
                      −5
                                          −4
              1.624×10  Pa·s,液相为   4.11×10  Pa·s。
                                                                     气液间质量传递系数由            Delft 模型  [25]  得出,该
                  流场控制方程主要包括连续性方程和动量方程:
                                                                模型考虑了流动状态对于传质的影响,质量传递系
                                 ∇(ρu) = 0             (2)
                                                                数由下式得出:
                                  [       ]
                        ρ(u∇)u = ∇ −ρI + K + F+ρg      (3)                       0.15   K   1
                                                                                     =    +              (8)
              式中:   F为流体体积力源项矢量,kg/(m·s);             g为重                         k LG  k L  k G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