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 - 《渔业研究》2025年第3期
P. 4
渔业研究 2025,47(3) :261 − 269 http://www.hyyysci.com
Journal of Fisheries Research DOI:10.14012/j.jfr.2025003
王沈同,王 威,丛日浩,等. 黄河三角洲飞雁滩牡蛎礁自然现状评估[J]. 渔业研究,2025,47(3) :261 − 269.
Wang S T,Wang W,Cong R H,et al. Assessment of the natural status of oyster reefs in Feiyan Beach, Yellow River Delta[J]. Journal of
Fisheries Research,2025,47(3) :261 − 269.
黄河三角洲飞雁滩牡蛎礁自然现状评估
王沈同 ,王 威 1,2* ,丛日浩 1,2* ,王鲁平 ,杨 起 1
1
1,2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000;
2. 海洋生态养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000)
摘要:【目的】牡蛎礁作为沿海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众多生态服务功能。尽管全
球范围内牡蛎礁本底调查已被大量记录,但针对中国牡蛎礁本底调查的相关研究仍较少。黄
河三角洲是中国生态环境矛盾较突出的地区之一,因此本研究针对黄河三角洲飞雁滩地区
3 片牡蛎礁群进行本底调查。【方法】通过无人机牡蛎礁面积测绘扫描结合牡蛎体尺性状、
物种鉴定和沉积物粒径分析全面调查了飞雁滩牡蛎礁的自然现状。【结果】3 片牡蛎礁区总
面积为 17 772 m ,牡蛎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 957.00±574.30)个/m 和(39.65±13.52)kg/m ;
2
2
2
壳高频率分布显示,礁内牡蛎大小分布均匀,主要由成体和补充群体组成,补充群体密度为
(1 232.00±318.80)个/m ;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COⅠ)基因鉴定结果显示,礁内牡
2
蛎物种为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 ;沉积物粒径分析结果显示,礁区与非礁区都呈现较
高的淤泥含量,与非礁区相比,礁体显著促进了细粒沉积物的局部沉积。【结论】飞雁滩地
区牡蛎礁内活体牡蛎整体密度较高,生物量较大,大小尺寸分布合理,不存在幼体补充限
制,建议在更大规模的生态修复开启之前,仔细考虑沉积动力因素对牡蛎礁修复效果的影响。
【意义】本研究首次对中国黄河三角洲飞雁滩区域的牡蛎礁进行较为全面的本底调查,为后
续黄河三角洲牡蛎礁的生态修复与保育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同时也为全国牡蛎礁的本底调
查提供了可参考的研究范式,助力中国沿海经济地区的生态格局优化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牡蛎礁;黄河三角洲;本底调查;生态修复与保育
中图分类号:S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 − 9848 (2025) 03 − 0261 − 09
[4]
沿海区域处于陆地与海洋的交界处,为人类提 与生态价值的沿海生态系统 。据估计,一个生态
[1]
供了诸多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然而在全球气候 功能完善的牡蛎礁每年可提供 5 500~99 000 美元/hm 2
持续恶化与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下,沿海区域生态 的经济收益,其生态服务功能包括净水、固碳、护
[2]
[5]
系统退化现象日渐凸显 。而中国有近一半的人口 岸、消氮和渔业资源维护 。然而全球牡蛎礁现状
[3]
和 75% 的主要城市分布在沿海地区 。提高沿海 评估表明,85% 的牡蛎栖息地已丧失 [4-5] 。在全球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开展沿海区域重要生态系统生 许多地区,为遏制牡蛎礁栖息地的退化,政府机构
态修复与保育工作,对于推动中国沿海城市绿色低 和相关保护组织已开始关注牡蛎礁栖息地的保护,
碳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推动更广泛的生态修复与保育行动 [6-9] 。牡蛎礁
[7]
牡蛎礁是全球范围内为数不多可直接量化经济 生态修复工作最早在美国开展 ,这些地区自然牡
收稿日期:2025-01-02 修回日期:2025-02-18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D2401102)
第一作者:王沈同,男,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牡蛎礁生态修复技术研发与应用。E-mail: wangshentong@qdio.ac.cn
通信作者:王 威,男,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贝类生态修复与工程应用。E-mail: wangwei@qdio.ac.cn
丛日浩,男,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贝类新型生产模式研发与应用。E-mail: rhcong@qdio.ac.cn
©《渔业研究》编辑部。本文为使用 CC BY-NC-ND 4.0 许可协议的开放获取作品。
© Editorial Office of Journal of Fisheries Research. This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under the CC BY-NC-ND 4.0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