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 - 《水产学报》2025年第8期
P. 8

招春旭,等                                                                 水产学报, 2025, 49(8): 089701

              业方式之一。针对南海鸢乌贼灯光罩网的研究,                            纲时间是影响灯光罩网沉降性能的主要因素。
              主要包括灯光罩网的结构与性能、渔获组成和                             灯光罩网网口沉降速度和最大沉降深度对鸢乌
              兼作金枪鱼捕捞技术等方面。                                    贼渔获率的影响未见报道,需进一步研究。


              2.1    灯光罩网渔具结构与性能                               2.2    灯光罩网渔获组成
                   灯光罩网是自上而下扣罩捕捞对象的渔具,                             对灯光罩网渔船捕捞渔获物多样性组成研
              是南海鸢乌贼的主要捕捞渔具,具有网具结构                             究,能更有效地指导捕捞作业和资源管理。不
              简单、捕捞效率高和对鱼体损伤较小等优点                     [22, 70] 。  同季节南海中西部上升流区渔场           (111.0°~113.0°E、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广东海洋大学的科研人                      10.5°~14.5°N) 和南沙东北部岛礁区渔场             (112°~
              员和乌石镇渔民共同研制了这种掩网类渔具,                             117°E、9.5°~13°N) 的优势种组成存在差异,春
              其最大的改进是取消了掩网下部的网兜,将顶                             季 岛 礁 区 渔 场 优 势 种 为 鸢 乌 贼 和 细 鳞 圆 鲹
              部设置为网囊,并在网囊顶部设置卸渔获口,                             (Decapterus macarellus),质量百分比分别为        66%
              在掩网下部设置网口束绳,利用撑杆撑开网具,                            和  15%,上升流区渔场为鸢乌贼、细鳞圆鲹和
              形成初期“单边罩网”。单边罩网由于沉重的设                            鲯鳅   (Coryphaena hippurus),质量百分比分别
              备和网具置于渔船的一侧,渔船重心偏移容易                             为  48%、11%   和  2%,秋季岛礁区渔场优势种为
              产生倾侧,为了解决安全问题,引进水锚稳定                             鸢乌贼和扁舵鲣        (Auxis thazard),质量百分比分
              设备,采用大支架四撑杆,网具布设时跨越船                             别为  54%  和  14%,上升流区渔场为鸢乌贼、圆
              底,四根吊网绳两端直接与网具大束绳环和绞                             舵鲣  (A. tapeinosoma)、扁舵鲣、日本乌鲂        (Brama
              纲机连接,使得渔船稳定性和安全性极大地提                             japonica) 和长体圆鲹     (D. macrosoma),质量百
              高,被称为“双边罩网”技术。21               世纪  10  年代初       分 比 分 别 为    41%、 7%、 14%、 28%     和  4% 。
                                                                                                        [74]
              为适应深远海中上层渔业资源开发,解决渔船                             南海不同地理位置渔获组成结构可能也存在差
              安全性问题,向大吨位发展,对光诱罩网渔船                             异,南海北部深海区 (18.5°~0.5°N、111°~120°E)

              进行标准化设计,2011           年罩网渔场拓展至南沙                春季和秋季圆舵鲣渔获占比均最高,质量占比分
              海域,2018     年南海最大钢制罩网渔船投入生产                      别为  66%  和  76%,鸢乌贼出现频率大于圆舵鲣 ,
                                                                                                        [22]
              作业,罩网捕捞效率明显提升,捕捞对象也相                             南海大陆架主要渔获物为鲹科               (Carangidae)、枪
              应增多。目前,灯光罩网已经成为南海外海主                             乌 贼 科   (Loliginidae) 和 日 本 带 鱼   (Trichiurus
              要捕捞作业类型,远洋渔业中也有相当数量的                             japonicus) 等,与外海深水区的主要渔获物鸢乌
              灯光罩网渔船。                                          贼、鲹科和小型金枪鱼类等有明显差别 。颜
                                                                                                    [75]
                   由于灯光罩网起步较晚,近些年才被广泛                          云榕等   [76]  发现,灯光围网相比于灯光罩网渔获
              使用,对灯光罩网渔具性能的研究较少,目前                             种类较为丰富,但灯光围网规格和网次成本明
              网具性能主要集中在沉降性能研究。网具沉降                             显高于灯光罩网,目前南海灯光围网大部分已
              性能研究方法主要有海上实测、模型试验和数                             被灯光罩网取代。
              值模拟,灯光罩网性能研究主要是海上实测和
                                                               2.3    灯光罩网兼捕捞金枪鱼技术
              数值模拟。灯光罩网放网后,为避免鱼群从网
              衣下方逃逸,需尽快绞收呈矩形撑开状的网口                                 金枪鱼延绳钓是捕捞深水金枪鱼的主要作
              纲,故网衣沉降和网口闭合速率是影响捕捞效                             业方式之一,南海是大洋性金枪鱼洄游的路径
              率的主要因素 。渔船绞收网口纲后,网口沉                             之一,有丰富的金枪鱼资源 。陈炎等                    [78]  根据
                                                                                         [77]
                            [71]
              降和网口闭合存在滞后,整个过程闭合速度前                             历史数据估算南沙海域金枪鱼可捕量为                     1  万  t。
                                                [72]
              期先增后减,在后期有明显的增大 。通过加                             我国在    20  世纪中期至     21  世纪  10  年代曾多次在
              快网口纲绞收的速度来增加网口沉降和闭合速                             南海进行延绳钓探捕,但最终均因经济效益不
              度,还可通过增加配重的方式来达到目的。李                             佳而放弃 。由于鸢乌贼是金枪鱼的主要饵料
                                                                       [79]
              杰等   [73]  基于不同配重对网衣沉降性能进行研究,                    生物,金枪鱼延绳钓和灯光罩网的渔场分布一
              表明最大沉降深度和沉降速度与配重呈正相关。                            致 ,但捕捞作业时间不同,即夜晚通过罩网
                                                                 [80]
              晏磊等    [70]  研究认为放网时间、风流向夹角和绞                    作业捕捞鸢乌贼和其他鱼类等,白天通过延绳

              中国水产学会主办  sponsored by China Society of Fisheries                          https://www.china-fishery.cn
                                                            5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