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 - 《水产学报》2025年第8期
P. 10
招春旭,等 水产学报, 2025, 49(8): 089701
绿色 (523 nm)、蓝色 (454 nm) 和白色 (454~560 鱼类在海洋中的分布和洄游等是由其生物学特
nm) 时对目标物种的趋光性,发现太平洋褶柔 性和海洋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海洋环境包括
鱼对蓝灯和白灯的趋光性较高。An 等 [86] 研究发 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生物环境与鱼类的生
现太平洋褶柔鱼在暗 (0.05 lx) 条件下,蓝色 活史密不可分,与种群分布、产卵和摄食等都
LED 灯对其诱集率最高,在高于 0.05 lx 的亮度 有很大的联系,非生物环境包括温度、叶绿素
条件下,白色 LED 灯的诱集率最高,此外,太 浓度和海流等。
平洋褶鱿鱼在阴影区域的聚集率较高,其亮度 ②渔情预报数据质量有待提高。数据的质
差为 6.3 倍,到达阴影段的时间,在黑暗和明 量决定了渔情预报的可靠性,渔获数据和环境
亮条件下,分别为蓝色和红色 LED 灯吸引速率 数据对渔情预报系统的准确性有很大的影响。
最快。Choi 等 比较分析了太平洋褶柔鱼对高 目前的鸢乌贼渔情预报研究依赖渔捞日志和遥
[87]
亮度 LED 和金卤灯光源的光反应特性,发现在 感环境数据,渔捞日志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波长为 450~490 nm 的蓝色 LED 灯照射下,诱 准确率有待商榷。
集效果和金卤灯的相似。此外,大多数鱼类对 ③渔情预报模型预测渔场高产准确率不高。
[88]
光的敏感度会随着鱼体大小的增加而增强 。 目前普遍使用的渔情预报模型基本上是统计学
分析、机器学习和案例推理等模型,从宏观角
3.3 光诱渔船经济效益
度去解析渔情变化规律,预测渔情信息,这种
2000 年 , 渔 业 消 耗 占 全 球 能 源 消 耗 的
方法具有简单快速预报的优点,但缺乏对渔情
1.2% ,光诱渔业集鱼灯使用的燃料消耗占总
[89]
形成机制的解释,导致模型对高产预测的准确
捕捞成本的 40%~60% [90-92] 。
率不高,是渔情预报系统在渔民、渔业公司、
LED 集鱼灯在实践中有很好的捕捞效果,
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中无法快速全面推广的主
李杰等 [23] 将白色、绿色和蓝色 LED 灯与金卤灯
要原因。
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LED 集鱼灯的渔获率
4.2 灯光罩网捕捞技术存在的问题
均高于金卤灯,LED 白光灯渔获率优势明显。
2020 年,An 等 [90] 对比分析了 LED 集鱼灯和大、 优化灯光罩网捕捞技术,可提高捕捞效率。
中、小 3 种金卤灯渔船的捕捞强度和燃油消耗, 灯光罩网作业方式在鸢乌贼捕捞中的瓶颈主要
结果显示,LED 集鱼灯的捕捞强度高于金卤灯 体现在灯光罩网渔具性能和灯光罩网延绳钓兼
的 3 种船型,根据目前国内柴油价格 7.22 元/L 捕技术两方面。
(2021 年 11 月),大约 80 个航次即可收回成本, ①灯光罩网渔具性能方面,灯光罩网幼鱼
超过 80 航次,使用 LED 集鱼灯更节约成本; 渔获比例高、选择性低。由于鱼类趋光行为的
如果该渔场 1 100 艘渔船均安装 LED灯,每年 差异、罩网网目尺寸和作业深度等因素的共同
[93]
可减少约 30 308.3 t 二氧化碳排放。 制约,灯光罩网的选择性研究成为难点 。杨
吝等 [94] 对南海北部灯光罩网渔获组成及其对渔
4 存在问题
业资源的影响进行研究,网目尺寸小、灯光强
度大和近岸产卵场等是导致幼鱼渔获比例高的
4.1 鸢乌贼渔情预报技术存在的问题
主要原因,严重影响海洋渔业资源。网目尺寸
通过渔情预报,可节约寻找渔场的成本, 小、灯光照度大和近岸渔场是导致幼鱼渔获比
提高捕捞效率。南海鸢乌贼鱼情预报在渔场学 例高的主要成因。
基础研究、数据质量把控、预报模型和应用推 ②灯光罩网延绳钓兼捕技术方面研究不完
广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善。金枪鱼延绳钓兼捕方式能为资源日益匮乏
①渔场学基础研究薄弱。鸢乌贼等生命周 而亏损的渔民提供额外的经济来源,但灯光罩
期短的物种空间分布和丰度对资源管理至关重 网渔船网具规模较大、兼捕延绳钓需要额外增
要。在性成熟时期、繁殖力、自然死亡率和补 加绞机,从而占用甲板较多空间,此问题没有
充量等参数方面的研究仍显不足,使用传统的 得到很好的解决。且白天与晚上交替作业,作
种群评估技术很难预测南海鸢乌贼资源的丰度。 业渔船渔民的工作时间大大延长,需充分考虑
中国水产学会主办 sponsored by China Society of Fisheries https://www.china-fishery.cn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