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7 - 《水产学报》2025年第8期
P. 57

石今朝,等                                                                 水产学报, 2025, 49(8): 089405

              泌抗菌肽等杀菌物质,故肠腺组织受损会破坏                             一步分析菌群属水平的差异,溴氰菊酯实验组
              潘氏细胞的支持结构,从而丧失部分相关功能,                            增加了变形菌门类丰富度,包括希瓦氏菌属、
              削弱肠道的正常抑菌功能,由此导致中华绒螯                             沃尔巴克氏菌属和不动杆菌属。已知变形菌门
              蟹肠道的微生物群紊乱。故本实验中出现的肠                             中包含很多致病菌,其丰富度增加提示中华绒
                                                                                   [32]
              道组织损伤,极可能导致中华绒螯蟹肠道微生                             螯蟹患病的风险增大 。厚壁菌门中包含很多
                                     [1]
              物群平衡被破坏。Li 等 研究发现,溴氰菊酯                           有益菌,如芽孢杆菌           (Bacillus) 和乳酸菌   (Lacto-
              刺激细胞产生过量活性氧自由基                  (ROS),进而         bacillus),其丰度降低,表明溴氰菊酯可能降低
              导致细胞凋亡。基于此理,本实验中华绒螯蟹                             了中华绒螯蟹肠道有益微生物群,增加了中华
              肠道组织结构损坏和缺失极可能是由溴氰菊酯                             绒螯蟹患病几率。据菌群属水平分析显示,中
              产生的过量       ROS  所致。此结果补充了溴氰菊酯                   华绒螯蟹肠道中沉积物杆状菌属、营发酵单胞
              低浓度长期胁迫下中华绒螯蟹肠道病变的部分                             菌属、念珠菌属、甲基养杆状菌属和拟杆菌属
              数据。                                              等的相对丰度较大。中华绒螯蟹肠道中的有害

                                                               菌群不动杆菌属相对丰度在溴氰菊酯实验组中
              3.2    溴氰菊酯降低肠道微生物生态多样性、抑
                                                               显著上升。营发酵单胞菌属于有机化能营养菌,
              制有益菌、滋生有害菌                                                                            [32]
                                                               可提供中华绒螯蟹生长代谢需要的营养 ,本
                   降低肠道微生物生态多样性  研究证实,                         研究显示,营发酵单胞菌属的相对丰度降低,
              农药可导致水生生物的肠道微生物组成紊乱,                             将降低中华绒螯蟹的消化能力。念珠菌属在多
              如暴露于吡虫啉的凡纳滨对虾肠道致病菌的丰                             种甲壳类中均被检出          [33-35] , 其在凡纳滨对虾肠道
              度增加,微生物原来的协同和抑制机制受到扰                             内 的 丰 度 与 弧 菌 属      (Vibrio)、 鲁 杰 氏 菌 属
                                                                                                    [13]
              乱,造成肠道微生物功能混乱 。在本实验中,                            (Ruegeria) 两种致病菌属的丰度呈负相关 ,且
                                          [13]
                                                                                                        [36]
              暴露于溴氰菊酯的中华绒螯蟹肠道,其微生物                             研究表明其在健康的甲壳类肠道中丰度较高 。
              的  Ace 指数和    Chao1  指数显著降低,说明溴氰                 本实验中念珠菌属的相对丰度随着溴氰菊酯浓
              菊酯降低了中华绒螯蟹肠道原有微生物群种类                             度的升高而显著下降,这表明肠道内有益菌群
              丰度,且随浓度升高肠道微生物种类丰度越低                             减少。甲基养杆状菌属在凡纳滨对虾感染白斑
              (Ace 指数和    Chao1  指数越大,群落丰度越高)。                 综合症病毒      (WSSV) 时相对丰度上升          [36] ,多次
                                                                                                        [37]
              之后的微生物门、属水平分析也与多样性指数                             在消化不良的动物消化系统中相对丰度上升 ,
              显示的结果一致。门水平上,肠道优势菌门是                             因此本研究中甲基养杆状菌属相对丰度升高将
              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这与以往的                             降低中华绒螯蟹肠道的消化能力。拟杆菌属含
              研究结果一致 ,溴氰菊酯减少的是原有微生                             有部分有害菌,溴氰菊酯提高其相对丰度易导
                            [15]
              物群。属水平上,沉积物杆状菌属和慢生根瘤                             致中华绒螯蟹患病。在             0.380 μg/L  实验组甚至
              菌属随着溴氰菊酯浓度的变化而改变,表明溴                             检出  4  种致病菌属:假单胞菌属、希瓦氏菌属、
              氰菊酯打破了中华绒螯蟹肠道微生物的平衡状                             金黄杆菌属和黄杆菌属。另有研究表明,致病
                                                               菌不动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中的一些细菌具有
              态。甲壳类肠道具有物质消化、吸收的功能,
                                                                                   [38]
                                                               降解溴氰菊酯的能力 ,溴氰菊酯的存在会导
              同时调节机体健康          [27- 28] 。在长期进化的历程中,
                                                               致两个菌属大量滋生,提高其相对丰度。溴氰
              肠道菌群与宿主之间已经形成了复杂且稳定的
                                                               菊酯可扰乱甲壳类肠道正常有益菌群微生态,
              共生微生态平衡,健康的肠道有助于微生物消
                                                               滋生有害菌,这将极大增加中华绒螯蟹患病的
              化,阻止有害菌在肠道内滋生 。打破这种生
                                           [29]
                                                               风险  [39-40] ,降低其营养吸收能力。
              态关系可能会累积有害代谢物,导致宿主免疫
              机能下降,增加对疾病的易感性                [30-31] 。          4    结论

                   滋生有害菌、抑制有益菌  基于门、属
              水平结果,溴氰菊酯滋生有害菌、抑制有益菌。                                长期暴露在溴氰菊酯安全浓度                (计算所得,
              从优势菌群门水平差异分析,溴氰菊酯增加了                             0.19 μg/L) 下,中华绒螯蟹肠道组织结构受损,
              中华绒螯蟹肠道中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的丰富                             肠内微生物的平衡被打破。肠内微生物主要优
              度,降低了厚壁菌门和软壁菌门的丰富度。进                             势门虽无明显变化,但是微生物群的生态多样

              中国水产学会主办  sponsored by China Society of Fisheries                          https://www.china-fishery.cn
                                                            7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