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2 - 《水产学报》2025年第7期
P. 122
郭浩宇,等 水产学报, 2025, 49(7): 079610
软件 (EthoVision XT 15) 对拍摄视频进行分析。 板),隔板右侧区域为Ⅲ区 (捕食区),左侧区域
探索性、活跃性、勇敢性个性测定相关指标 被划分为Ⅰ区 (添加遮蔽物的安全区,放置有 4
计算: 个开口朝向捕食者的陶罐) 和Ⅱ区 (靠近捕食者
①探索性:指鱼类对新环境或新事物的探 的风险区)。实验水槽上方架设摄像装置,用于
索能力,用以下指标表示。 记录实验期间实验鱼的行为反应。
运动时间比 (%)=运动时间/拍摄总时长× 各组随机挑选 24 尾实验鱼 (共计 96 尾鱼)
100% 用于行为适应性测定,测定方法参照 Zhang
[29]
异物接触频率 (次/min)=触碰异物的总次数/ 等 :实验开始时,将一尾实验鱼放置于风险
拍摄总时长 区,使用摄像机拍摄 10 min,作为“评估 1”。拍
②活跃性:指鱼类在无风险环境下的日常 摄结束后,将实验鱼留在水槽中 20 min,继续
活动水平,用以下指标表示。 拍摄 10 min,作为“评估 2”。冒险行为通过“评
运动总距离 (cm)=运动速度>0.1 cm/s 的运 估 1”视频统计的实验鱼总游动时间 (s)、转体次
数 (鱼体旋转角度超过 90°,次)、在Ⅰ区和Ⅱ区
动总路程
之间转换次数 (次) 来衡量。行为灵活性通过两
运动速度 (cm/s)=运动总路程/运动总时间
次“评估”中 3 个指标的对应差值来衡量。
运动时间比 (%)=运动时间/拍摄总时长×
在完成“评估 2”视频拍摄后,将 1 尾捕食
100%
者放入捕食区,30 s 后抽去水槽中的不透明隔
③勇敢性:指鱼类对已知的具有一定挑战性
板,随后拍摄 10 min,统计实验鱼发现捕食者
环境的认知能力及其行为对策,用以下指标表示。
时长 (s)、首次到达Ⅰ区时长 (s) 以及在Ⅱ区的
潜伏时间比 (%)=首次进入观察区时间/拍
累计时长 (s),分析实验鱼的避敌行为。
摄总时间×100%
穿门频率 (次/min)=穿过门洞的次数/拍摄 1.6 耗氧率测定
总时间 本实验参照 Roche 等 [30] 介绍的实验方法,
运动时间比 (%)=运动时间/拍摄总时长× 采用静水法测定实验鱼呼吸代谢。实验装置为
100% 柱形呼吸瓶,呼吸室外包裹黑色塑料膜,以减
1.5 行为适应性测定 少外界光照及人为活动干扰。测定前,在测定
呼吸室内灌满海水,经曝气使溶解氧含量≥8.5
本研究通过 3 项行为指标 (冒险行为、行
mg/L。实验前,选取单尾禁食 24 h 后的实验鱼
为灵活性、避敌行为响应) 综合评估实验鱼的行
移入呼吸室内,适应 60 min 后开始测定。通过
为适应性。测定实验装置 (图 3) 为方形玻璃水 溶氧仪 (HQ30d,美国哈希) 每 10 s 记录呼吸室
槽 (长宽高=100 cm×40 cm×40 cm,水深 15 cm, 内溶解氧变化,持续测定 60 min,统计分析耗
水槽四面内壁均贴有纯白鱼缸背景贴纸,减少 氧率。测定结束后将实验鱼捞出并测定体重。
镜像反应对实验鱼行为的影响)。水槽 1/3 处设 为消除实验过程中呼吸室内微生物呼吸作用对
置 2 块隔板 (打孔透明隔板与不透明可活动隔 实验结果的影响,在呼吸室内无鱼情况下测定
3 h,记录溶解氧变化,以计算装置测定误差背
可活动隔板 景值。实验鱼耗氧率以 MO [mg/(kg·h)] 表示,
2
movable board 计算公式:
Ⅰ区 Ⅱ区 Ⅲ区
安全区 风险区 捕食区 MO = 60 (M −M ) v/m
safe area risky area predator compartment 2 T 0
式中,M 为 T 60 min 内呼吸室溶解氧随时间变
化的斜率,M 为 0 60 min 内呼吸室细菌消耗溶
透明隔板 解氧的斜率;v 为呼吸室体积 (L);m 为实验鱼
transparent board 的体重 (kg)。
图 3 行为适应性测定装置示意图
1.7 数据分析
Fig. 3 Diagram of behavioral adaptability
assessment device 本实验设置双因素变量,使用 Shapiro-Wilk
https://www.china-fishery.cn 中国水产学会主办 sponsored by China Society of Fisheries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