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1 - 《软件学报》2021年第10期
P. 141

席亮  等:邻域形态空间多源免疫检测器生成与检测                                                        3113


                    即{( )}tX   t 0  是一个吸收态 Markov 过程.证毕.                                            □
                                                                                      *
                                                                                                       *
                    定义 3.  给定某一区域的吸收态 Markov 过程{( )} (tX      t 0    ( )t X  Y  ) 和最优状态空间 Y Y.记(t)=P(X(t)Y )
                                                                            [9]
                 表示时刻 t 在某区域达到最优状态的概率.若 lim ( ) 1,t       则称{( )}tX    收敛 .
                                                    t               t 0
                    定理 1.  多源邻域检测器生成过程是以概率 1 收敛的.
                                                                                                     1
                    证明:通过 Markov 过程模型来描述本文算法中状态的转移过程,将初始群体的全部近似解认为是状态 S :S                             1
                                                                            2
                                                                                                  1
                       n
                                                                              2
                                                                                 N
                 等于 Y 中的某个点.中间种群规模为 S 的群体的全部近似解认为是 S ,S =Y .当没有必要区分 S 和 S                              2
                                                       i
                 时,用 S 代替.用 s i S 表示 s i 是 S 中的一个状态, X 表示在第 t 代种群 X t 处于状态 s i ,设:
                                                       t
                                                           2
                                                               n
                                                         1
                                                      s i =(x ,x ,…,x )S.
                                      n
                             1
                                2
                    记 f(s i )=(f(x ),f(x ),…,f(x )),若 f(s i )=f(s j )或者 f(s i )f(s j )的第 1 个非零分量为正,则记为 f(s i )≥f(s j ).此外,记 I={i|s i ≥
                                                      n
                                                  2
                                                1
                 s j ,s j S}.由以上定义可知,若 iI,则 s i =(x ,x ,…,x )满足:
                                                      1
                                                                    *
                                                                 n
                                                          2
                                                    f(x )=f(x )=…=f(x )=f .
                            *
                    因此,s i Y .
                    设随机过程{X t }的转移概率为 p ij :
                                                                 
                                                               X  j 1 
                                                        () 
                                                      pt    p   t i  . 
                                                       ij
                                                                X t  
                    本文算法采用 Monte Carlo 方法估计覆盖率来进行下一次检测器的生成,所以在任意的 t≥0 时,有 f(X t+1 )>f(X t ).
                    当 iI,jI 时,有:
                                                          p ij =0.
                    即:如果父代中出现了最优解,那么无论再经过多少代,它都不会变差.
                    当 iI,jI 时,因为 f(X t+1 )>f(X t ),所以:
                                                         p ij >0                                      (6)
                    设 p i (t)为种群 X t 处在状态 s i 的概率, ()pt    p i ( ),t 由 Markov 的性质可知:
                                                      
                                                     iI
                                      ( p t   1)      p i ( )tp ij ( )t     p i ( )tp ij ( )t     p i ( )tp ij ( )t  (7)
                                                                       
                                                            
                                            i s   S jI  i I jI       i I jI
                                                                         
                                               
                                                          
                    由于:
                                                                        () 
                                                             () p
                                                ()p
                                               pt  ij ()t    pt  ij ()t      pt  p t ,
                                                             i
                                                                        i
                                                i
                                                          
                                                        
                                           
                                           iI j I       iI j I       iI
                                             
                                                                     
                    所以:
                                                pt  ij ( )  p   t   p i () t p t                 (8)
                                                   ()p t 
                                                                       ()
                                                                      ij
                                                  i
                                                
                                                                
                                                              
                                              
                                             iI j I           iI j I
                    把公式(8)代入公式(6)和公式(7),可得:
                                                        n  n
                                                      
                                               0≤  p t 1   p i ( )t p ij ( )t   p   t  t . p
                                                       
                                                          
                                                       iI j I
                    因此, lim p   0. 又因为:
                            t
                         t
                                             lim{ f   f  * } 1 lim    p ( ) 1 limt      p  ,
                                             t  t       t   i      t  t
                                                             
                                                             iI
                    所以可得:
                                                      lim {pf   f  * } 1.
                                                      t  t
                    可证得该算法以概率 1 收敛.证毕.                                                                □
                 3    实验分析
                    衡量异常检测的检测性能需要测定检测器的计算效率、检测率(detection rate,简称 DR)和误报率(false-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