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1 - 《摩擦学学报》2021年第3期
P. 71

360                                     摩   擦   学   学   报                                 第 41 卷

                                                               Ti60、JFE400试样的磨损失重分别为34.9与27.1 mg;

              11                                               在纯煤粉掺杂40%(质量分数)石英砂环境下,Ti60、
                                                               JFE400试样的磨损失重分别为1 334.4与1 728.9 mg.
                                                45°
                                                               以JFE400试样的磨损失重为标准,纯煤粉环境下,
                                                               Ti60的相对耐磨性为0.78,但在纯煤粉掺杂40%(质量
                   25
                                               Worm surface    分数)石英砂环境下,Ti60的相对耐磨性急剧增加,达
                                   19
                                                               到了1.30,呈现出较优的耐磨料磨损性能,即两种材料

                 Fig. 5    Specimen size of three-body abrasive wear
                                                               在不同磨料环境下相对耐磨性发生了转变.
                        图 5    三体磨料磨损试样尺寸
                                                                   为了探究两种材料在不同环境下的磨损机制及
            的磨损失重,去除最大最小磨损失重,取其余磨损量                            相对耐磨性发生转变的原因. 我们对材料的磨痕形貌
            平均值再乘以6以求得360 min磨损失重. 具体磨损试                       进行了研究. 图8为试验钢Ti60、JFE400在不同磨料环
            验参数列于表3中. 磨损试验结束后,利用扫描电镜对                          境下的磨损表面形貌的SEM照片. 如图8所示,在不同
            磨损表面形貌进行观察.                                        磨料环境下,两种试验钢的磨损表面观察到大量由于

                                                               磨料显微切削形成的犁沟形貌,表明两种环境下材料
            2    结果与分析
                                                               的磨损机制均主要为犁削磨损. 从图8(a)、(b)中可看
                两种试验钢在不同磨料环境下的磨损失重及相                           到,在纯煤粉环境下,切削犁沟沿磨损方向连续分布;
            对耐磨性如图7所示. 由图7可见,在纯煤粉环境下,                          从图8(c)、(d)中可看到,在含40%(质量分数)石英砂煤


                                                   表 3    磨损试验主要参数
                                      Table 3    Primary parameters of the friction and wear test

               Revolving         Dry quartzsand  Dry coal powder  Single wear  Total wear  Friction auxiliary  The internal track center
                        Pressure/N
              speed/(r/min)      abrasive/mesh  abrasive/mesh  time/min  time/min  material     diameter/mm
                 30       15        60~80        Below 10       60        360   Quenched 45 steel  360

                      (a)                                                (b)














                                            1 mm                                              200 µm

                      (c)                                                (d)













                                            1 mm                                              200 µm


                            Fig. 6  OM and SEM micrographs of the abrasive pulverized (a~b)coal,(c~d)quartz sands
                                          图 6    试验用磨料形貌,(a~b)煤粉,(c~d)石英砂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