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3 - 《摩擦学学报》2021年第2期
P. 113
258 摩 擦 学 学 报 第 41 卷
(a) (b)
C
B
ABC
A
(c) (d)
500 μm 30 μm
Fig. 8 OM micrographs of worn surfaces of (a) rosin coating,(b) a GCr15 ball,and FESEM micrographs of worn surface of (c)
rosin coating and (d) dust in Fig. 8(c)
图 8 光学显微镜照片(a)与GCr15钢球对摩时溶剂法制备松香涂层的磨痕;(b)GCr15钢球的磨痕;场发射电子显微镜照片
(c)与GCr15钢球对摩时溶剂法制备松香涂层的磨痕;(d)图8(c)中松香涂层产生的
粉化颗粒. (c)为图8(a)的场发射电子显微镜照片
多的问题留待进一步研究. 例如,松香的温度特性至
关重要. 这是因为文献[5]观察到,当温度升高到一定
温度时,黏滑现象消失. 我们需要重复这样的试验. 此
外,在试验上,无论基于弓弦乐器架构的试验装置,还
是基于本文的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均未能在磨损表
面上直接观察到剪切带. 本文图9则在试验上初步证
实了压入条件下松香压痕上剪切带的存在. 我们的试
验结果表明,松香的摩擦化学,特别是与环境中水蒸
气的摩擦化学反应,对黏滑与粉化有重要的影响,这
将留待进一步的研究.
Fig. 9 OM micrograph of shear band on indentation mark on
rosin coating at a load of 0.1 N
4 结论
图 9 松香涂层表面的维氏压痕上的剪切带(载荷0.1 N)
a. 对于两种提琴类乐器用松香和商品工业松香
面直接观察到剪切带是非常困难的. 我们提供了1个
而言,热熔法和溶剂法均可用于松香涂层与松香块体
间接证据,即以0.1 N的力对松香表面做维氏压入时, 的制备,溶剂法制备的松香涂层可以直接用于摩擦学
可以观察到剪切带,如图9所示.
评价. 松香粉末的摩擦学特性与粉末的粒度有关.
3.4 黏滑与粉化背后的摩擦学机制 b. 减摩作用、黏滑现象和粉化现象是三种松香涂
迄今为止,J Woodhouse及其合作者提出的塑性 层的典型摩擦学特性.
屈服+剪切带模型无疑是最好的摩擦学机制,最大程 c. 松香的摩擦学性能可以用往复摩擦磨损试验
度上对黏滑与粉化做出了合理的解释. 不过,尚有众 机评价,其摩擦磨损数据可作为基于弓弦乐器的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