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8 - 《高原气象》2023年第1期
P. 98
高 原 气 象 42 卷
94
图15 2019年6月25日00:00、 03:00、 06:00、 09:00涡度(红色等值线, 单位: ×10 s )、 垂直速度(蓝色等值线,
-5
-1
-1
-1
-1
单位: m·s ), v-w合成矢量(矢量, w×10, 单位: m·s )、 比湿(填色, 单位: g·kg )沿 84°E 的经向-垂直剖面
灰色填色表示降水
-5
Fig. 15 Vertical cross sections of vorticity (red line, unit: ×10 s ), vertical velocity (blue line, unit: m·s ), composite
-1
-1
v-w winds (vector, w×10, unit: m·s )and specific humidity (blue shaded, unit: g·kg ) along 84°E at
-1
-1
00:00, 03:00, 06:00, 09:00 on 25 June 2019. The gray shaded indicates precipitation
对流层高层和北边界对流层低层和高层, 水汽的输 在地形抬升作用下, 昆仑山脚堆积的水汽不断辐合
出集中在东边界对流层低层和高层。 并抬升, 不稳定能量释放, 对流系统在山脉附近不
(3) 相当黑体温度的变化能够较好地代表对 断生成发展, 造成和田等地区持续的强降水天气。
流云团的发展变化, 与南疆强降水的发生、 发展有 南疆盆地是典型的极端干旱区, 干燥少雨, 出
较好的一致性: 造成南疆地区暴雨的中尺度云团不 现像 2019年 6月的暴雨天气, 首先要追究的是其水
断生成于昆仑山北侧迎风坡附近, 在西南气流的引 汽从何而来?通过何种路径输送、 汇集最终达到形
导下沿着辐合线向东移动, 低值区中心强度在和田 成了暴雨的水汽条件?其次, 暴雨形成动力条件、
地区加强, 对流云团发展加强, 造成了以和田地区 触发机制是什么?本文从这两个方面对此次暴雨
为主的强降水过程。 的水汽条件、 形成机理进行了诊断分析, 得出了一
(4) 南疆南侧高大的地形造成的气流辐合生 些基本事实和有意义的结论。但是, 后续还需要通
成的中尺度辐合线是此次强降水的重要触发系统, 过高分辨率的数值模拟, 深入分析地形和地面辐合
辐合线以北的偏西北气流带来的水汽在山前堆积, 线对于中尺度对流系统的触发作用, 进一步探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