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5 - 《高原气象》2023年第1期
P. 95
1 期 莫绍青等:新疆南疆极端干旱区典型暴雨的水汽特征及触发机制分析 91
-1
图12 2019年6月24日16:00、 19:00和25日00:00、 05:00地面观测风场(矢量, 单位: m·s )
实线为辐合线
Fig. 12 Observed surface wind fields (vector, unit: m·s ) at 16:00, 19:00 on 24, at 00:00,
-1
05:00 on 25 June 2019. The solid line indicates the convergence line
条明显偏西北风与偏东北风和偏南风形成的地面 位温大值区的范围开始缩小, 中心强度减弱, 辐合
辐合线, 呈东西向, 此时, 结合卫星云图[图 10 线北侧的干冷空气逐渐加强并占据主导地位, 位
(b), (c)]可以看出, 辐合线出现的位置附近存在 于南疆的地面辐合线逐渐减弱并消散。此次强降
带状的强对流区域, 地面辐合线先于对流云系在 水落区与地面辐合线的分布较为一致, 主要随地
地面产生, 随后辐合线加强发展, 从而引起对流云 面辐合线东段的变化而变化。从地面系统的演变
系的发展, 表明中尺度辐合线对于局地强对流有 上看, 由冷空气聚集而成的地面高压自北方向南
触发和增强作用。从图 11(c)中可以看出, 辐合线 侵入南疆地区, 降水主要由北部冷空气对偏南暖
北侧为假相当位温低值区, 有干冷空气活动; 辐合 湿气流的辐合抬升造成。
线南侧为假相当位温高值区, 有暖湿气流活动, 假 6. 2 地面辐合与地形抬升对暴雨发生发展的作用
相当位温的大值区范围较小。随时间演变, 假相 结合卫星云图、 地面风场数据以及自动观测站
当位温中心强度增大[图 11(d), (e)], 假相当位 的降水数据, 强降水中心与地面辐合线有较好的对
温大值区的范围向北推进并增大, 大范围冷暖空 应关系。为探究地面辐合线是如何引起此次强降
气相交汇, 辐合线南侧的偏南风逐渐转变为偏西 水, 进一步分析了地面水汽混合比的分布(图 13)可
南风, 地面辐合线东段随之向南移动, 辐合强度有 以看出, 由于南疆盆地地处青藏高原北侧, 受昆仑
所增强。与此同时, 对流云团向南疆东部发展壮 山脉陡峭地形的阻挡, 辐合线以北的偏东气流和偏
大[图 10(b)]。到 25 日 09:00[图 11(f)], 假相当 北气流带来的水汽在山前堆积, 在和田地区南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