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 - 《高原气象》2023年第1期
P. 24
高 原 气 象 42 卷
20
图6 1961 -2020年青藏高原东部春季低温冰冻雨雪频次EOF分解的前3个主模态的空间分布(a~c, 单位: 次)
和时间系数(d~f)
Fig. 6 The eigenvectors (a~c, unit: time) and time coefficients (d~f) of the first three main modes of the
EOF decomposition of the frequency of low temperature freezing rain and snow in spring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from 1961 to 2020
主模态。EOF2 的空间分布[图 8(b)]则主要呈现高 雨雪频次的前 3个时间系数都呈现出明显的年代际
原和西南地区相反变化, 其中西南地区除少数站点 突变特征, 其中 EOF1 和 EOF2 的时间系数[图 8
外主要为较小负值区, 而青藏高原东部的青海三江 (d), (e)]表 现 尤 为 显 著 。 EOF1 的 时 间 系 数 在
源、 甘肃东南、 川西北地区为正的高值区, EOF2主 1961 -1985 年以正值为主, 1986 -2020 年以负值为
要是高原地区变化的主模态。EOF3 的空间分布 主, 表明西南地区冬季在 1985/1986 年前后有明显
[图 8(c)]较为特别, 表现为西南地区贵州和高原东 的突变特征, 1985年前西南地区冬季低温雨雪频次
北侧为较小正值区, 其余大部分地区均为负值, 四 偏多, 之后则显著减少; 这个时间也和前述西南地
川南部和云南西部有两个较大的负值站点。结合 区的突变特征一致。EOF2 在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
冬季各空间分布对应的时间系数看, 冬季低温冰冻 到 21 世纪 00 年代前期的时间系数以正值为主, 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