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7 - 《高原气象》2023年第1期
P. 117
1 期 张天宇等:1998-2020年三峡库区小时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113
次数减少 0~2 次及以上, 仅有巴南、 丰都等区域的 (频次)、 强度等指标, 分析极端降水发生的时空变
强降水发生次数年均增加 0~1次。总体有 31. 4%的 化特征, 并对比分析了 2010 年前后小时极端降水
站点多年平均小时强降水量与发生次数有所增加, 变化特征, 主要结论如下:
图中建始—鹤峰一带 2010 -2020 年间的多年平均 (1) 1998 年三峡库区小时强降水与极端强降
强降水次数比 1998 -2009 年的要增加 1~3 次, 即强 水 发 生 次 数 与 强 度 均 异 常 偏 多 。 若 剔 除 该 年 ,
降水发生向建始—鹤峰一带集中。 1999 -2020年小时强降水与极端强降水发生总频次
三峡库区 2010 年前后多年平均极端强降水发 均无显著变化趋势。近 23 年的小时强降水平均每
生次数的“增加—减少”呈现西南—东北向的带状 年每站发生 3. 8 次, 大部分站点年均发生 3. 0~5. 0
交替分布。其中三峡库区东部的五峰—宜昌一线、 次; 小时极端强降水年均发生 5. 5 次, 大部分站点
中部的宣恩—兴山一线、 西部的巴南—梁平一线等 年均发生<0. 25 次, 中部山区的建始—鹤峰一带年
区域的多年平均极端降水发生次数呈增加状况, 年 均发生次数较多。
均增加 0. 0~0. 5 次; 其余地区与上述地区情况相 (2) 三峡库区年均强降水量、 小时强降水雨强
反, 呈减少状况, 年均减少 0. 0~0. 25次及以上。总 空间分布差异较大。2010 年后年平均小时强降水
体来看, 三峡库区极端降水发生次数增加和减少情 量减小了 10. 4 mm, 减小的区域主要发生在三峡库
况大致各为一半。 区西部的重庆地区, 该区域年平均减小15. 5 mm。
绝大部分地区多年平均极端降水发生次数仍 (3) 总体有 31. 4% 的站点年平均小时强降水
维持在 0. 0~0. 5 次, 整体变化不大; 重庆东北局域 量与发生次数有所增加, 湖北中部的建始—宣恩一
多年平均极端降水发生次数有小范围的减少, 年均 带增幅较为明显, 邻近 5 站的年强降水雨量平均增
减少 0. 0~0. 25 次; 重庆中部的丰都—垫江一带的 加 16. 1 mm, 并形成以建始为中心的分布状况。强
多年平均极端降水发生次数有小幅度的增加, 年均 降水雨强显示增加特征站点占 48. 6%, 强降水雨强
增加0. 0~0. 2次。 增加的范围进一步增大。武隆—长阳一带在强降
4 讨论与结论 水量减少的情况下, 小时强降水雨强却在增加。
参考文献:
4. 1 讨论
三峡地区短时强降水的发生机制较为复杂, 既 Cui T, Chen X, Zou X, et al, 2021. State of the climate in the Three
受到高原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及地形的影响 Gorges Reg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in 2020[J]. Atmospher‐
(李强等, 2017; 郑腾飞等, 2017), 也受到库区城 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15(2): 100112. DOI: 10. 1016/
j. aosl. 2021. 100112.
市发展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与周边复杂的地形耦
Liu B J, Chen S L, Tan X Z, 2021. Large‐scale synoptic atmospheric
合作用影响(Wu et al, 2006); 印度洋海温、 西北太
moisture circulation patterns associated with variability of daily
平洋副热带高压、 西南低涡等大尺度因素也可能造
precipitation over East Chin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
成库区极端降水异常偏多(李强等, 2020; 方德贤 tology, 41(6): 3439-3456. DOI: 10. 1002/joc. 7028.
等, 2020; Cui et al, 2021)。另外, 三峡大坝水体下 Wu H, Li X Y, Qian H, 2021. Temporal variability in extremes of
垫面面积增加产生的气候效应, 与大尺度气候系统 daily precipitation, daily maximum and minimum temperature in
叠加, 也可能导致局地极端降水频发(张强等, Shaanxi, China[J]. Journal of Atmospheric and Solar‐Terrestrial
Physics, 215(10):105585. DOI: 10. 1016/j. jastp. 2021. 105585.
2004)。三峡库区极端降水成因机制仍需要从不同
Wu L G, Zhang Q, Jiang Z, 2006. Three Gorges Dam affects regional
角度持续关注和探讨。此外, 本文基于 1998 年以
precipitation[J].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331(13):338-
来的气象观测站小时降水数据研究得出了三峡库 345. . DOI: 10. 1029/2006GL026780.
区极端降水的一些规律, 仍存在数据来源相对单一 陈金雨, 陶辉, 刘金平, 等, 2021. 中巴经济走廊极端降水时空变化
和暂未涉及小时强降水的持续性问题, 后续将利用 [J]. 高原气象, 40(5): 1048-1056. DOI: 10. 7522/j. issn. 1000-
多源数据进一步加强库区极端降水及持续性降水 0534. 2020. 00103.
研究。 陈炯, 郑永光, 张小玲, 等, 2013. 中国暖季短时强降水分布和日变
化特征及其与中尺度对流系统日变化关系分析[J]. 气象学报,
4. 2 结论
71(3): 367-382. DOI: 10. 11676/qxxb2013. 035.
本研究利用1998 -2020年三峡库区35个气象测
陈子凡, 王磊, 李谢辉, 等, 2022. 西南地区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1
站的小时降水资料, 围绕小时强降水(≥20 mm·h ) 及其与强 ENSO 事件的关系[J]. 高原气象, 41(3): 604-616.
-1
和小时极端强降水(≥50 mm·h )的总降水量、 历时 DOI: 10. 7522/j. issn. 1000-0534. 2022. 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