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7 - 《高原气象》2022年第6期
P. 67
高 原 气 象 41 卷
1430
图6 中亚夏季降水指数(a)和急流位置指数(b)与水汽通量(地表积分到300 hPa)的回归分布,急流偏南年(c)和
-1
-1
急流偏北年(d)水汽通量距平的合成分布(矢量,单位:kg·m ·s )
阴影表示通过95%信度t检验
Fig. 6 The regression of water vapor flux vertically integrated from surface to 300 hPa against the CARI(a)and the JPI(b),
-1
-1
composite distribution(c~d,vector,kg·m ·s )of water vapor flux anomalies in south JPI years(c)
and in north JPI years(d). Regions over 95 % significant level of t test are shaded
汽进一步输送至中亚上空,完成水汽输送的第二 化[图 7(a)]可以看出,二者有较好的一致性,相关
步,为该区域夏季降水提供水汽条件。当急流位置 系数可达 0. 53,说明高原季风是制约中亚副热带西
偏北时[图 6(d)],水汽通量的分布特征与图 6(c)相 风急流的一个关键因子。同时,印度洋海盆模指数
反,印度洋水汽不利于输送至中亚上空。 与急流位置指数的相关系数也达到 0. 35,通过 95%
3. 2 中亚副热带急流位置南北变化的影响因子 信度检验,证明印度洋海盆一致增暖也在急流位置
由上可知,副热带西风急流位置南北移动与中 变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进一步给出了高原季
亚夏季降水异常密切联系,那么急流位置变化又受 风指数和印度洋海盆模指数与 200 hPa 纬向风的回
哪些因子影响呢?已有研究指出,青藏高原加热和 归分布[图 8(a)],由图 8(a)可见,高原季风指数与
印度洋增暖对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位置南北变化 中亚 200 hPa 纬向风关系紧密,当高原季风偏强
产生重要影响(况雪源和张耀存,2006b;Qu and 时,中亚 40°N 以南地区 200 hPa 纬向风为正,以北
Huang,2012),南亚高压的东西位移与中国夏季降 为负,结合图 3(c),说明副热带西风急流轴向南偏
水关系密切(Wei et al,2014),也有研究表明青藏 移。印度洋海温也与 200 hPa 纬向风密切联系[图 8
高原和热带印度洋热力异常与新疆夏季降水关系 (b)],当热带印度洋暖异常时,中亚 40°N 以南 200
密切(王天竺和赵勇,2021)。那么青藏高原加热和 hPa纬向风为正,以北为负,急流位置也偏南。
印度洋增暖是否也会影响中亚副热带急流呢?影 青藏高原夏季风和印度洋海温如何影响中亚副
响机制又是什么? 热带急流位置变化呢?首先给出了印度洋海盆模指
青藏高原夏季风仅受青藏高原的热力影响,因 数与南亚夏季风指数的年际变化,由图 9(a)可见,
而是高原加热的直接产物,可以表征高原加热的强 印度洋海盆模指数与南亚夏季风指数呈相反的年
弱。从高原夏季风指数与急流位置指数的年际变 际变化,二者的相关系数高达-0. 7,海温暖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