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 - 《高原气象》2022年第5期
P. 7

高     原      气     象                                 41 卷
              1100
             估算主要参考 Zheng et al(2015b)的参数化方案,其                  和 10 cm 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远高于 20 cm 和 40 cm,
             中土壤体积热容量C 的表达式如下:                                  其中 5 cm 土壤有机质含量在西北部和东部区域分
                                s
                                                                布较高[图 2(a)],其他深度(10,20 和 40 cm)土壤
               C s = θC w + (θ sat - θ )C air + (1 - θ sat ) f soc C soc
                                                       (10)
                                                                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分布与其相似,且其他深度
                    +(1 - θ sat )(1 - f soc )C m
                                   ρ                           (10,20 和 4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与 5 cm 土壤有机
                      f soc =       s,min  m soc       (11)
                           [ ρ s,soc  (1 - m soc ) + ρ s,min m soc ]  质含量的空间分布呈显著性正相关(相关系数 R 分
             式中:C 、C 、C 、C 分别表示水、空气、土壤有机                        别为 0. 66,0. 54 和 0. 38),但随着土壤深度的增
                            soc
                        air
                                 m
                     w
                                              -3
                                                 -1
             质和矿物质的体积热容(单位:J·m ·K ),依次取                         加,其含量逐渐减小[图2(d),(g),(j)]。
                                       6
                         6
             值为 4. 2×10 ,1005,2. 5×10 和 2. 0×10 J·m ·K ;            对于 0~20 cm 的土壤,土壤水分含量随着深度
                                                         -1
                                                      -3
                                                 6
             f 表示固体有机质的体积占比;ρ               s,soc 为土壤有机质        的增加逐渐减少,高值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和东
              soc
             的颗粒密度,取值为1300 kg·m 。                               部[图 2(b),(e),(h)]。对于 40 cm 土壤,部分站
                                          -3
                  土壤热传导系数 λ 的计算可采用(Zheng et al,                 点的土壤水分含量高于 5 cm,其中东部区域部分站
                                  s
             2015b):                                            点的土壤水分含量较低[图 2(k)]。总体来说,土壤
                                                       (12)
                          λ s = K e ( λ sat - λ dry ) + λ dry   水分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分布在 5,10 和
                        {       0        θ/θ sat ≤ 0.1          20 cm一致,但在 40 cm处不一致。表 1所示为不同
                    K e =                              (13)
                         log 10 (θ/θ sat ) + 1
                                         θ/θ sat > 0.1
                                                                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平均土壤温湿度的空间相
                 λ dry = (0.135ρ b + 64.7)/ (2700 - 0.947ρ b ) (14)  关,土壤有机质含量对 5 cm 与 10 cm 深度的土壤水
                            ρ   (1 - θ   ) ρ                    分的空间分布影响较大,两者呈显著正相关,但其
                ρ b =        s,min   sat,min  b,soc    (15)
                     ρ b,soc  (1 - m soc ) + ρ s,min  (1 - θ sat,min  )m soc  与 40 cm 处的土壤水分含量的空间分布呈显著性负
                                    1 - θ sat  θ sat   (16)
                               λ sat = λ soil  λ w              相关。
                                 qtz (1 - f soc )  (1 - qtz ) (1 - f soc )
                              f soc                    (17)
                        λ soil = λ soc λ qtz  λ 0                   不同深度的土壤温度空间分布相似,低值区域
             式中:λ 和 λ 分别表示干土和湿土的热导率(单                           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和东部(即有机质含量高的区
                     dry
                          sat
                            -1
                     -1
                        -1
             位:J·m ·s ·K );K 表示饱和度(Kersten et al,               域),20 cm 和 40 cm 土壤温度略低于 5 cm 和 10 cm
                                  e
                                             -3
             1949);ρ 为土壤容重(单位:kg·m );λ 为固体土                    [图 2(c),(f),(i),(l)]。不同深度的土壤有机质
                     b
                                                 soil
             壤的导热系数;λ 、λ 、λ 、λ 分别为水、土壤有机                        含量与土壤温度的空间分布相反,其中 5 cm 深度
                                        0
                                    qtz
                                soc
                             w
             质、石英和其他土壤颗粒的导热系数,依次取值为                             的土壤温度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分布呈显著
                                       -1
                                           -1
             0. 57、0. 25、7. 7 和 2. 0 W·m ·K ;qtz 表示石英的          性负相关关系(表 1)。由此可见,土壤有机质含量
             体积占比(=%sand/2)(Chen et al,2012)。                   对 5 cm、10 cm 的土壤水分和 5 cm 土壤温度的空间
                                                                分布影响较大,即土壤有机质含量是控制 5 cm 和
              4   结果分析
                                                                10 cm土壤温湿度空间分布的关键因子。
                  基于 2010-2018 年那曲土壤温湿度观测网土                     4. 2  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土壤水分廓线的影响
             壤水分的年际变化以及中国区域高时空分辨率地                                  按照 5 cm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低,将 32 个站
             面气象要素驱动数据集(He et al,2020)降水和短                      点分为 3组来进一步探讨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土壤温
             波辐射的变化分析,研究发现 2012 年和 2013 年比                      湿度廓线的影响,其中 11 个站土壤有机质含量较
             较干旱、太阳辐射强,2014 年较为湿润、太阳辐射                          低(5 cm 土壤有机碳含量为 0~2. 5%)、14 个站土壤
             弱。我们的分析表明,2012-2014 年土壤有机质                         有机质含量中等(5 cm 土壤有机碳含量为 2. 5%~
             含量对不同年份土壤温湿度廓线的影响类似。考                              5%)和 7 个站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5 cm 土壤有机
             虑到篇幅限制,本文在结果部分主要展示了 2013                           碳含量为 5%~20%)[图 1(b)展示了三类观测点的
             年暖季的结果,但在讨论部分展示了不同年份土                              空间分布]。图 3(a)显示了分组后不同深度的土壤
             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温湿度廓线的空间相关分析                              有机碳含量的垂直分布。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着深
             结果。                                                度的增加逐渐减少,5 cm 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分
             4. 1 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土壤温湿度空间分布的影响                          组,对应的其他深度(10,20 和 40 cm)的土壤有机
                  图 2显示了那曲土壤温湿度观测网土壤有机碳                         质含量也高,反之亦然。
             含量、暖季平均土壤水分含量和平均土壤温度在不                                 图 4(a)显示了按照 5 cm 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
             同深度(5,10,20 和 40 cm)的空间分布特征。5 cm                   分组后 5 cm 深度的暖季日平均土壤水分含量和日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