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 - 《高原气象》2022年第5期
P. 6
5 期 符 晴等:青藏高原中部土壤有机质含量对不同深度土壤温湿度的影响研究 1099
5 cm 深度不同土壤有机质含量的观测点分布(仅展 土壤温度的滞后时间。
示使用的 32 个观测站),其中高有机质含量(有机 3. 2 土壤水力性质的估算
碳含量为 5%~20%)区域主要分布在东部,中等有 本文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关系的计算采用 Camp‐
机质含量(有机碳含量为 2. 5%~5%)主要分布在西 bell(1974)发展的土壤水力参数化方案:
北部,低有机质含量(有机碳含量为 0~2. 5%)主要 ψ = ψ sat (θ/θ sat ) , (1)
-b
分布在中部和西南部。该区域的下垫面主要为高 式中:ψ 为饱和土壤水势(单位:m);θ 为土壤孔
sat
sat
寒草甸,植被稀疏、植株矮小。年降水量为 400~ 隙度(单位:m·m );b 为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形状
-3
3
500 mm,其中降水量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东部 参数;ψ 为土壤水势(单位:m);θ 为土壤水分(单
和西北部,西南地区降水量较小。受南亚季风影 位:m·m )。
-3
3
响,约占全年3/4的降水发生在6-8月。 上述土壤孔隙度 θ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形状
sat
那曲温湿度观测网建于 2010年 7月到 2012年 6 参数 b 和饱和土壤水势 ψ 的估算主要参考 Zheng
sat
月,观测网内每个观测点都包含 4 个 EC-TM 或 et al(2015a)的参数化方案。Zheng et al(2015a)假
5TM传感器,每 30 min记录 5,10,20和 40 cm的土 设土壤由有机质和矿物质组成,土壤孔隙度 θ 、土
sat
壤水分和土壤温度。前期分别在每个观测点都采 壤水分特征曲线形状参数 b 和饱和土壤水势 ψ 的
sat
集了 4 个不同深度的土壤样本,并通过室内实验获 计算可采用:
取了相应的土壤有机碳含量(m )、砂土含量(% θ sat = (1 - V soc )θ sat,min + V soc θ sat,soc (2)
soc
sand)、黏土含量(%clay)和粉砂含量(%silt)。该观 (3)
b = (1 - V soc )b min + V soc b soc
测网的更多详细信息可参考Yang et al(2013)。
ψ sat = (1 - V soc )ψ sat,min + V soc ψ sat,soc (4)
考虑到那曲土壤温湿度观测网一些站点存在
式中:V 表示土壤有机碳的体积占比;θ 是矿
观测资料缺失或不连续的情况,以及气象条件对土 soc sat,min
-3
3
质土的孔隙度(单位:m·m );θ sat,soc 是有机质的孔
壤温湿度的影响较大,本文选取了数据完整的 32
3
-3
隙度,取值为 0. 83 m·m ;b 是矿质土的土壤水
min
个观测站在 4 个不同深度的土壤温湿度观测资料
分特征曲线形状参数;b 是有机质的土壤水分特
soc
[图 1(b)],时间段为 2012-2014 年的暖季。此外, 征曲线形状参数,取值为 12;ψ 是矿质土的饱
同时收集了这 32 个站点 4 个不同深度的土壤有机 sat,min
和水势(单位:m);ψ sat,soc 是有机质的饱和水势,取
碳含量、黏土含量和砂土含量数据,用于分析土壤
值为-0. 0101 m。土壤有机碳的体积比 V 和矿质
soc
有机质含量对土壤温湿度廓线及其空间分布的
土的土壤水力参数(θ 、b 、ψ )的计算可采
影响。 sat,min min sat,min
用:
为了探讨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含量在 2013 年暖 ρ (1 - θ
s,min
季随降水的变化特征,本文进一步使用了中国区域 V soc = [ ρ (1 - m soc ) + ρ sat,min )m soc ] (5)
(1 - θ
高时空分辨率地面气象要素驱动数据集(He et al, b,soc s,min sat,min )m soc
θ = 0.489 - 0.00126( sand ) (6)
2020)中的降水产品,该产品时间分辨率为每 3 h, sat,min
b min = 2.91 + 0.159(clay ) (7)
空间分辨率为0. 1°。
ψ sat,min = -0.01 × 10 1.88 - 0.0131(sand ) (8)
3 研究方法 式中:ρ s,min 是矿质土的颗粒密度,取值为2700 kg·m ;
-3
ρ 是有机质的容重取值为 130 kg·m ,m 是土壤
-3
首先利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土壤有机质含量 b,soc soc
-1
与土壤温湿度的空间相关,然后使用土壤温度的滞 有机碳含量(单位:kg·kg );sand 表示砂土含量
(单位:%);clay表示黏土含量(单位:%)。
后信息评估有机质含量对土壤导热的影响,最后通
过对土壤水力及热力性质的估算进一步探索有机 3. 3 土壤热力性质的估算
质含量对土壤温湿度廓线的影响。下面将对土壤 热惯量是用来表示物体影响土壤温度的变化
温度滞后、土壤水力及热力性质的估算作详细 程度,被定义为:
介绍。 P = λ s C s (9)
3. 1 土壤温度的滞后 式中:P表示热惯量(单位:J·m ·K ·s );C 表示
-1
-2
-1/2
s
采用暖季其他深度(10,20 和 40 cm)日最高土 土壤的体积热容量(单位:J·m ·K );λ 表示土壤
-3
-1
s
壤温度较 5 cm 日最高土壤温度所对应的时间差作 的热传导系数(单位:J·m ·s ·K )。
-1
-1
-1
为土壤温度的相位差,该温度相位差即为其他深度 上述土壤体积热容量 C 和土壤热传导系数 λ 的
s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