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8 - 《高原气象》2022年第5期
P. 248
5 期 谭 洁等:BCC-CSM2-MR模式对中国陆面过程模拟能力评估 1341
图7 青藏高原业务站观测(上)和模式模拟(下)的上层土壤湿度时空分布特征(单位:kg·m )
-2
Fig. 7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ite-observed(top)and simulated(bottom)
upper soil moisture over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Unit:kg·m -2
0. 95(图略),说明模式能够很好地再现地表向上净 模式结果与 GLDAS 间的空间相关系数在各季
长波辐射通量的空间分布形势。但模式模拟的强 节超过了 0. 4,泰勒评分各个季节均在 0. 6 以上(图
度与观测相比存在一定的偏差(图9):模式在各个季 略),相对于向上潜热通量,模式对地表向上感热
节高估了除青藏高原地区以外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地 通量的模拟效果较差。模式模拟的强度相对于 GL‐
表向上净长波辐射,特别夏秋季在我国东部季风区 DAS 存在很大的偏差(图 11),其偏差主要在于:模
及北方大部分地区的高估强度超过了15 W·m ,而 式在各个季节低估了我国西部和北部大部分地区
-2
在冬春季,模式对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地表向上净 地表向上感热通量,特别对青藏高原地区地表向上
-2
-2
长波辐射的低估严重,强度超过了15 W·m 。 感热通量的低估超过了 35 W·m ,同时注意到,模
模式结果与 GLDAS 间的空间相关系数和泰勒 式在各个季节高估了东南部地区的地表向上感热
-2
评分在各个季节均在 0. 8 以上(图略),说明模式可 通量,特别在夏秋季节高估强度超过了20 W·m 。
以较好地模拟出地表向上潜热通量的空间分布形 3. 4 BCC-CSM2-MR模式陆面变量模拟误差分析
势。但从模式结果与 GLDAS 的差值场(图 10)可以 从图 2 中可以看出,除夏季对东南地区的地表
发现,模式在各个季节明显低(高)估了我国东(西) 温度有所高估外,模式全年低估了中国大部分区域
部大部分地区的地表向上潜热通量,尤其在春夏季 的地表温度,尤其冬春季对青藏高原地区地表温度
节对青藏高原地区地表向上潜热通量的高估超过 低估严重。对误差原因进行分析可知,夏季模式对
-2
了20 W·m 。 我国东南部地区的地表向下净太阳辐射高估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