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6 - 《高原气象》2022年第1期
P. 66
高 原 气 象 41 卷
64
-1
图4 面积平均的蒸散发和降水差值(E-P)(单位:mm·d )
Fig. 4 Mean(E-P)of target-bound air parcels before reaching the target area. Unit:mm·d -1
水汽蒸发源地以及其在不同干湿阶段的变化,但是
不同水汽源地对降水的贡献大小并没有得到清楚
的定量表述,并且水汽从水汽源地输送进入若尔盖
区域的途中会经过多次降水、蒸发导致的水分变
化,特别是若尔盖区域位于青藏高原,高原独特的
地形会使水汽爬坡从而形成降水,使输送的水汽减
少。因此为了准确表述不同水汽源地对降水的贡
献以及其在不同干湿阶段的变化特征,首先依据识
别出来的水汽蒸发源地结果,将代表性的水汽源地
划分为如图 5 所示的几个区域,分别是青藏高原北 图6 各水汽源地对若尔盖区域极端干湿状况下降水的
部区域(32. 93°N-50°N,73°E-115°E),青藏高原 贡献率
南部区域(25°N-32. 93°N,73°E-103. 65°E),亚欧 Fig. 6 Contribution rates of different water vapor sources
to precipitation in the study area under extreme dry
大陆区域(25°N-50°N,45°E-73°E),阿拉伯海区
and wet conditions
域(6°N-25°N,45°E-80°E),孟加拉湾区域(6°N-
湿润时期的贡献率分别是 3. 14%,1. 26%,1. 45%,
25°N,80°E-110°E),四川区域(25°N-34. 32°N,
103. 65° E -120° E)以 及 若 尔 盖 区 域(32. 93° N - 而 3 个区域在干旱时期的贡献率则相对较低,都不
足 1%。四川、高原北部以及高原南部 3 个区域则
34. 32°N,102. 13°E-103. 65°E)计算了不同区域的
在两个时期都是主要的水汽源地区域,贡献了大部
水汽蒸发对降水的贡献大小。
分的水汽,贡献率都较高,3 个区域在湿润时期的
贡献率分别是 10. 09%,16. 97% 和 35. 99%,而在干
旱 时 期 的 贡 献 率 分 别 是 13. 35%,28. 35% 和
14. 67%。因为干旱时期西风作用增强,南北水汽
输送减弱,导致了孟加拉湾以及阿拉伯海等区域的
贡献率在干旱时期减弱,而湿润时期这些区域的水
汽贡献率虽然高于干旱时期,但由于距离若尔盖较
远,并且输送路程中地形复杂,发生了多次蒸发降
水过程(图 4),因此来自孟加拉湾以及阿拉伯海的
水汽贡献率仍然较低。但是由于湿润时期来自孟
图5 主要潜在水汽源地所属区域示意图 加拉湾以及阿拉伯海的水汽输送路径数量增多,作
Fig. 5 Regional schematic maps of the main 用增强(图 3),加上其输送路程中多次蒸发过程,
potential vapor sources
导致了在该水汽输送路程中的其他区域的水汽贡
其结果如图 6 所示,其中孟加拉湾、阿拉伯海 献率增强,例如湿润时期高原南部的水汽贡献率是
以及欧亚大陆 3个区域的贡献率在两个时期都比较 所有水汽源地中最大的,与之相对,干旱时期高原
低,但在湿润时期的贡献率相对更高,3 个区域在 南部的水汽贡献率大幅降低,此时水汽贡献率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