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高原气象》2022年第1期
P. 35
1 期 丁 旭等:青藏高原春季土壤湿度异常与我国夏季降水的联系 33
李登宣,王澄海,2016. 青藏高原春季土壤湿度与中国东部夏季降 区上对流层-下平流层区域大气成分分布的影响[J]. 高原气象,
水之间的关系[J]. 冰川冻土,38(1):89-99. 39(2):333-346. DOI:10. 7522/j. issn. 1000-0534. 2019. 00054.
李建平,任荣彩,齐义泉,等,2013. 亚洲区域海-陆-气相互作用对 王澄海,董文杰,韦志刚,2003. 青藏高原季节冻融过程与东亚大
全球和亚洲气候变化的作用研究进展[J]. 大气科学,37(2): 气环流关系的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46(3):438-441. DOI:
518-538. 10. 3321/j. issn:0001-5733. 2003. 03. 005.
李元寿,贾晓红,齐艳军,等,2019. 多年冻土区土壤蒸散发对气候 王静,祁莉,何金海,等,2016. 青藏高原春季土壤湿度与我国长江
变化的敏感性分析[J]. 高原气象,38(6):1293-1299. DOI: 流域夏季降水的联系及其可能机理[J]. 地球物理学报,59
10. 7522/j. issn. 1000-0534. 2019. 00077. (11):3985-3995.
梁乐宁,陈海山,2010. 春季华南土壤湿度异常与中国夏季降水的 吴佳,高学杰,2013. 一套格点化的中国区域逐日观测资料及与其
可能联系[J]. 大气科学学报,33(5):537-546. DOI:10. 3969/ 它资料的对比[J]. 地球物理学报,56(4):1102-1111.
j. issn. 1674-7097. 2010. 05. 004 徐祥德,赵天良,施晓晖,等,2015. 青藏高原热力强迫对中国东部
刘川,余晔,解晋,等,2015. 多套土壤温湿度资料在青藏高原的适 降水和水汽输送的调制作用[J]. 气象学报,73(1):20-35.
用性[J]. 高原气象,34(3):653-665. DOI:10. 7522/j. issn. 杨成,吴通华,姚济敏,等,2020. 青藏高原表层土壤热通量的时空
1000-0534. 2015. 00034. 分布特征[J]. 高原气象,39(4):706-718. DOI:10. 7522/j.
刘新,李伟平,吴国雄,2002. 夏季青藏高原加热和北半球环流年 issn. 1000-0534. 2020. 00022.
际变化的相关分析[J]. 气象学报,60(3):267-277. DOI:10. 张文纲,李述训,庞强强,2008. 近 45 年青藏高原土壤温度的变化
3321/j. issn:0577-6619. 2002. 03. 002. 特征分析 . 地理学报,63(11):1151-1159. DOI:10. 3321/j.
施能,魏凤英,封国栋,等,1997. 气象场相关分析及合成分析中蒙 issn:0375-5444. 2008. 11. 004
特 卡 洛 检 验 方 法 及 应 用[J]. 南 京 气 象 学 院 学 报 ,20(3): 赵永晶,钱永甫,2009. 全球海温异常对中国降水异常的影响[J].
355-359. 热带气象学报,25(5):561-570. DOI:10. 3969/j. issn. 1004-
屠厚旺,田红瑛,许曦然,等,2020. 南亚高压南北位移对亚洲季风 4965. 2009. 05. 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