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高原气象》2022年第1期
P. 30
高 原 气 象 41 卷
28
表1 青藏高原春季0~10 cm土壤湿度与中国夏季降水SVD前5个模态相关系数及方差贡献
Table 1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and variance contributions of the top 5 modes of SVD between spring
0~10 cm soil moisture on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and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China
SVD模态 奇异值 模态相关系数R 累计平方协方差贡献率/% 左场对方差贡献/% 右场对方差贡献/%
第一模态 448. 956 0. 74* 20. 29 12. 4 8. 59
第二模态 402. 36 0. 72* 36. 58 12. 37 7. 41
第三模态 366. 309 0. 82* 50. 09 6. 71 8. 8
第四模态 262. 895 0. 87* 57. 05 3. 21 8. 35
第五模态 248. 502 0. 73* 63. 26 4. 71 7. 27
*表示通过了99%的置信度检验
图4 1979-2014年青藏高原春季0~10 cm土壤湿度与中国夏季降水SVD第一模态特征向量分布
打点区域为通过了95%置信度检验
Fig. 4 Distribution map of the first modal characteristic vector of SVD between 0~10 cm soil moisture in spring on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and rainfall in summer in China from 1979 to 2014. The dotted areas with 95% confidence level
合表 1 来看,0~10 cm 土壤层土壤湿度对应的第一
模态解释了协方差平方和的 20. 29%,左右场展开
时间序列间的时间相关系数为 0. 74(P≥0. 56),左
场与右场时间系数呈现相同位相变化[图 4(c)]。
由图 4(a)看出,左场(土壤湿度)大部分为负值,
在同性相关系数场中正负大值中心分别位于柴达
木 盆 地(R>0. 6)和 可 可 西 里 及 三 江 源 地 区(R<-
0. 6),而右场(降水)呈现为西北北部、华北及东北
西部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广东福建沿海、 图5 1979-2014年青藏高原5月土壤湿度异常偏高年减去
黄淮、东北东部和西藏地区为负值的分布形态[图 偏低年合成的7月降水量(单位:mm)差值
4(b)]。结果表明,高原春季土壤湿度与广东福建 打点区域为通过了90%置信度检验,台湾省无数据
沿海、黄淮、东北东部和西藏地区降水呈正相关关 Fig. 5 The difference of July precipitation(unit:mm)between
系,与西北北部、华北及东北西部地区和长江中下 the abnormally high soil moisture and the low soil moisture in
游地区降水呈负相关关系,说明当高原春季 0~ May over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from 1979 to 2014.
The dotted areas with 90% confidence level.
10 cm 土壤湿度异常减少时,广东福建沿海、黄淮、
Nodata for Taiwan Province
东北东部和西藏地区夏季降水减少,西北北部、华
北及东北西部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增加,反 区,相关区以“正负正负”(“负正负正”)的带状分布
之亦然。 特点,广东福建沿海、黄淮、东北东部和西藏地区
从 5月青藏高原土壤湿度异常偏高偏低年合成 出现较多(少)夏季降水,为正(负)相关区域,西
的降水量差值图(图 5)中可以看出,高原春季土壤 北、华北及东北西部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较
湿度异常对夏季中国降水的分布有显著影响,当青 少(多)降水,为负(正)相关区域。我国降水量的异
藏高原土壤较为湿润(干燥)时,从高纬至低纬地 常分布特征与SVD得出的结论较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