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0 - 《高原气象》2022年第1期
P. 130
高 原 气 象 41 卷
128
能量不平衡。这说明湿地下垫面的能量平衡问题 虑,如水汽平流、湿地上空局地垂直环流或湿地表
比较复杂,仍有一些其他的能量传输机制需要考 面的流动水引起的能量输送等。
图6 2017年6月1日至8月31日不同条件下花湖观测场近地面能量闭合度
Fig. 6 The near-surface energy closure of FLOF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from 1 June to 31 August 2017
图 7 为 2017 年 6 月 1 日至 8 月 31 日花湖观测场 陆风的加强。
近地面热通量的平均日变化。其中 G 代表土壤热 由于逐小时平均的闭合度无法合理表现夜间
通量与热储存之和(G=G +S +S +S)。对比考虑水 水平热流对能量平衡的贡献,图 8 给出了考虑水平
v
a
g
10
平热平流前后的地表可利用能量的日变化曲线可 热流前后,地表能量不闭合差额(可利用能量-有效
以发现,加入水平热流后白天湿地能量净收支超额 能量)的日变化。其中,绿色柱状图表示考虑水平
的幅度有所减小。平均地表可利用能量(R -G)的 热流后,不闭合差额绝对值的变化。正值表示差额
n
最大值由先前的 468. 1 W·m 降至 430. 8 W·m , 的绝对值减小,即趋近能量平衡,负值表示差额的
-2
-2
下降了约 8. 0%。为了更加直观的体现水平热平流 绝对值增加,即趋向能量不平衡。从图 8 中可以看
带来影响,图 6 叠加了加入水平热平流前后,地表 出,在考虑水平热平流以前,观测区域白天表现为
能量闭合度改变量的日变化。白天各时刻地表可 可利用能量超额,夜间可利用能量亏缺,且 19:00-
利用能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降低,各时刻改善幅度 24:00 的能量亏缺大于 00:00-06:00 的能量亏缺。
在 0. 0%~9. 6%。且呈现出和水平热流日变化一致 在考虑水平热流以后,观测区域几乎全天都表现为
的单峰型变化特征,09:00-10:00的数据变化明显, 可利用能量超额,但超额幅度有不同程度的减小。
12:00 前后闭合度改变幅度达到最大。上午改变量 从绿色柱状图可以看出,水平热平流对地表能量平
增长的速度大于下午下降的速度,这可能由于日出 衡的影响白天为正贡献,夜间会出现负贡献。
后水平地表温度差异开始显现,且地面风受到了湖 白天,水平热平流对能量平衡产生稳定的正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