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1 - 《爆炸与冲击》2025年第9期
P. 171

第 45 卷                马泗洲,等: 地应力对岩体预裂爆破成缝过程的影响                                  第 9 期


                   RHT  模型通过应力极限面描述在不同加载阶段材料强度的变化特征。弹性屈服面前,材料表现为
               线弹性变形,弹性屈服面后,材料表现为塑性变形。当强度达到极限时,材料内部开始产生损伤并不断
               累积,累积到一定程度材料发生软化,持续加载后最终完全破坏。其损伤参数定义为:

                                                         ∑ (       )
                                                     D =     ∆ε p /ε f                                 (12)
                                                                  p
                                                                          [           ] D 2
                      p                ε f                           f      ∗         ∗   ,其中  D 和 1  D 为损
                                                                                                     2
               式中:Δε 为累积塑性应变;           p   为破坏时材料的塑性应变,且           ε = D 1 p −(1− D) p t
                                                                     p
                      p ∗             p ∗  为破坏截止压力。
               伤因子,      为归一化压力,       t
                   RHT  模型部分参数可根据力学实验和经验公式确定,其余参数可以参考相关文献进行取值。本文
               使用的岩石     RHT  模型参数如表       1 [27]  所示。

                                                表 1    岩石  RHT  模型材料参数 [27]
                                         Table 1    Parameters of RHT model for rock mass [27]
                      参数           取值             参数             取值               参数               取值
                           −3
                  密度ρ roc /(kg·m )  2 620     状态方程参数B 0          1.22        剪切模量减小因子ξ             0.50
                  抗压强度f c /MPa     162        状态方程参数B 1          1.22                  ˙ ε c   /s −1  3.0×10 −5
                                                                                        0
                                                                            参考压缩应变率
                                   1.00                 f        2.00                   t  −1     3.0×10 −6
                   初始孔隙度φ 0                   侵蚀塑性应变   ε s                  参考拉伸应变率    ˙ ε   /s
                                                                                        0
                                   0.04                  ∗       0.50                  ˙ ε c  /s −1  3.0×10 25
                   损伤因子D 1                   压缩屈服面参数    G c                 破坏压缩应变率
                   损伤因子D 2         1.00      拉伸屈服面参数    G  ∗ t   0.70       破坏拉伸应变率    ˙ ε t  /s −1  3.0×10 25
                   破坏面参数A          2.48       洛德角相关因子B           0.05       最小损伤残余应变    ε p min    0.012
                   破坏面参数N          0.79       洛德角相关因子Q 0         0.68       孔隙坍塌压力p crush /MPa      108
                                   1.62                         0.008       孔隙压实压力p comp /GPa      6.00
                   残余面参数A f                   压缩应变率指数β c
                                   0.62                         0.011                      p       0.001
                   残余面参数N f                   拉伸应变率指数β t                   拉伸体积塑性应变分数     f t
                            ∗      0.18      弹性剪切模量G/GPa         21.9     Hugoniot多项式系数A 1 /GPa    33.95
                  相对抗剪强度   F s
                           F ∗     0.06      状态方程参数T 1 /GPa     33.95     Hugoniot多项式系数A 2 /GPa    41.42
                            t
                  相对抗拉强度
                                    3.0      状态方程参数T 2 /GPa      0.00     Hugoniot多项式系数A 3 /GPa    8.71
                  孔隙度指数N por
                   LS-DYNA  程序使用*MAT_NULL        表征聚乙烯材料,结合          Grüneisen  状态方程定义材料压力、密度与
               初始内能之间的关系,表达式如下:
                                              [   (       )           ]
                                          2
                                                                  2
                                      ρ pol c µ pol 1+ 1−γ pol /2 µ pol −αµ /2  (         )
                                          pol
                                                                  pol
                                                                           ó + γ pol +α pol µ pol E pol
                           p pol = î                                      ) 2 2                        (13)
                                                    (      )       (
                                                                 3
                                                  2
                                 1−(S 1 −1)µ pol −S 2 µ / µ pol +1 −S 3 µ / µ pol +1
                                                  pol            pol
               式中:p  po  l  为压力,c  po l  和  E po l  分别为材料波速和                               [28]
               体  积  内  能  , μ  p o l  为  动  态  黏  度  系  数  。  S  1  、 S  2  、 S  3  、  表 2    聚乙烯材料参数
                                                                     Table 2    Parameters for polyethylene [28]
               γ po  l  和  α po  l  为材料常数,V 为相对体积。聚乙烯
                                     0
                                                                   −3
                                                                            −1
               的模型参数如表       2 [28]  所示。                     ρ pol /(kg·m )  c pol /(m·s )  S 1  S 2  S 3  γ pol  α pol  V 0
                                                                915      2 901  1.481  0.0  0.0  1.64  0.0  1.0
                   LS-DYNA  程序使用模型*MAT_JOHNSON_
               COOK  描述铜管的变形特征,该模型中材料的强
               度函数与应变率和温度相关,其具体参数如表                    3 [28]  所示。
                   模型中对炸药和空气分别通过模型*MAT_HIGH_EXPLOSIVE_BURN                       和*MAT_NULL    进行表征,并
               结合相应的状态方程描述其压力与能量之间的关系,详细参数参考文献                                [27]。


                                                         095201-9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