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3 - 《爆炸与冲击》2023年第2期
P. 73
第 43 卷 黄耀莹,等: 实时高温作用下花岗岩冲击压缩力学特性研究 第 2 期
4 XRD 结果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矿物成分变化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对破碎试件进行 X 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 XRD)
分析。根据 XRD 结果,分别绘制花岗岩在 20、200、400 和 600 ℃ 下的 X 射线衍射图谱,如图 19 所示。
1—Quartz 1—Quartz
2—Plagioclase 2—Plagioclase
3—Potassium feldspar 3—Potassium feldspar
4—Mica 4—Mica
Intensity 5—Chlorite Intensity 5—Chlorite
6—Magnetite
6—Magnetite
10 20 30 40 50 10 20 30 40 50
θ/(°) θ/(°)
(a) 20 ℃ (b) 200 ℃
1—Quartz 1—Quartz
2—Plagioclase 2—Plagioclase
3—Potassium feldspar 3—Potassium feldspar
4—Mica 4—Mica
Intensity 5—Chlorite Intensity 5—Chlorite
6—Magnetite
6—Magnetite
0
10 20 30 40 50 10 20 30 40 50
θ/(°) θ/(°)
(c) 400 ℃ (d) 600 ℃
图 19 不同实时高温下花岗岩 X 衍射图谱
Fig. 19 X-ray diffraction patterns of granite at different real-time high temperatures
由衍射结果可知,川藏铁路色季拉山施工
表 4 矿物成分的质量分数(%)
区域加里东期花岗岩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以
Table 4 Mass fraction (%) of the components
斜长石、钠长石为主)和云母,并含有少量绿泥
温度/℃ 石英 长石 云母 绿泥石 磁铁矿
石和磁铁矿。在四种试验温度下,花岗岩主要矿
20 53.4 32.2 7.2 2.2 5.0
物成分衍射信息均未消失,说明该地区花岗岩
200 52.5 35.6 8.4 1.7 0.5
在 20~600 ℃ 化学性质较为稳定。通过 K 值法 [22]
400 77.4 17.1 3.4 1.4 0.7
计算得出不同实时温度下花岗岩主要矿物成分
600 33.3 50.0 13.2 1.5 0.6
的相对含量,如表 4 所示。
由表 4 可知,20~400 ℃ 试件中石英含量随温度升高而不断增大,600 ℃ 时有所下降,这可能是由于
在 573 ℃ 附近石英发生了低温 α 石英向高温 β 石英的相变过程。长石和云母含量随温度升高有所波动,
规律不明显,由于二者主要成分均为金属铝硅酸盐,因此单独分析某一种成分的含量变化较为片面,需
要综合分析长石和云母的相对含量之和,绘制长石、云母含量之和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 20 所示。
由图 20 可知,20~200 ℃ 长石和云母相对含量之和增大,在 200 ℃ 时达到最大,与冲击试验结果保
持一致。200~400 ℃ 长石和云母相对含量下降,石英相对含量增大,从材料方面解释了花岗岩破碎分形
维数在 20~400 ℃ 变化规律不明显的原因:三种主要矿物成分含量在 20~400 ℃ 内随温度变化规律有
023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