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7 - 《摩擦学学报》2021年第6期
P. 197

982                                     摩   擦   学   学   报                                 第 41 卷

                 磊, 等. T型槽端面密封气膜热弹流润滑动态稳定性[J]. 摩擦学学                CN106812947A (in Chinese) [王泽平, 张车宁, 刘小明. 组合式流
                 报, 2019, 39(2): 131–139].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8073.  体动压槽的非接触机械密封环[P]. CN106812947A].
            [21]  Du Qiuwan, Zhang Di. Research on the performance of supercritical  [23]  Zuo Songqi, Wang Heshun, Zhang Chening, et al. Study on sealing
                 CO 2   dry  gas  seal  with  different  deep  spiral  groove[J].  Journal  of  characteristics  of  dry  gas  seal  with  new  combination  groove  end
                 Thermal Science, 2019, 28(3): 547–558. doi: 10.1007/s11630-019-  face[J].  Lubrication  Engineering,  2020,  45(3):  77–81  (in Chinese)
                 1139-z.                                           [左松奇, 王和顺, 张车宁, 等. 新型组合槽端面干气密封特性研究
            [22]  Wang  Zeping,  Zhang  Chening,  Liu  Xiaoming.  Non-contact  [J].  润 滑 与 密 封 ,  2020,  45(3):  77–81].  doi:  10.3969/j.issn.0254-
                 mechanical  seal  ring  with  combined  hydrodynamic  grooves[P].  0150.2020.03.013.







                                         本刊关于加强学术诚信的声明


                                                  《摩擦学学报》编辑部


                为了营造优良的学术出版环境,进一步提升期刊质量,本刊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术伦理规范等,要求
            所有投稿作者充分尊重和维护知识产权,保证论文具有足够的学术创新或实践应用价值,与本刊一起共同规范科
            研行为,净化学术环境,推动科技道德和科研诚信建设. 现将需要共同抵制的主要学术不端行为列举如下:
                1. 稿件撰写和投稿中的不端行为

                (1) 数据资料造假. 捏造、伪造、篡改数据资料或其他研究成果信息等.
                (2) 内容抄袭和剽窃. 将他人已发表或未发表作品的全部或片段 (含文字、图、表、数据等) 据为己有,照抄或
            变相照抄;将合作研究成果作为自己独立成果发表/出版等.
                (3) 重复发表. 在不做任何说明的情况下,将自己 (或自己作为作者之一) 已经发表的论文,原封不动或进行
            微小修改或调整后,再次投稿.

                (4) 一稿多投. 将同一篇论文同时投给多个期刊;在约定的审稿期或回复期内,将论文再次投给其他期刊.
                2. 参考文献引用和标注中的不端行为
                (1) 用而不引. 引用文献内容而不注明文献. 使用、引用他人或本人已发表的观点、论据、资料、数据、图表、公
            式等,不注明出处;将他人或本人已发表的论点、论据与自己论点、论据混在一起,不进行明确区分标注,使用他
            人未发表的成果或从外文资料中摘译的部分,不注明出处等.
                (2) 虚假引用. 未引用他人文献而进行虚假引用标注.

                (3) 转引文献. 未阅读核实而转引文献. 未阅读原文,而从其他文献的参考文献中转引文献.
                (4) 引用不完整. 因学术观点分歧、语言障碍等原因,故意不引与论文相关的重要研究成果或文献,或对他人
            研究进行断章取义性引用.
                3. 作者署名中的不端行为
                (1) 未按作者贡献署名. 作者署名及顺序未能反映作者对文章的贡献及责任,在稿件处理过程中无故增减作

            者或调整署名次序.
                (2) “挂名”和“被署名”. 将无贡献人员列为作者的馈赠性署名,或未经他人本人同意而被列为作者.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