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6 - 《振动工程学报》2025年第9期
P. 236
2166 振 动 工 程 学 报 第 38 卷
弹性变形阶段,试件的恢复性能较好,滞回环面积较 能 力 下 降, 滞 回 环 面 积 明 显 增 加 , 耗 能 能 力 显 著
小;随着加载的继续,RC 剪力墙的钢筋屈服,恢复 增加。
2000 2000 2000 2000
钢筋-0% 钢筋-0.25% 钢筋-0.50% 钢筋-1.00%
1000 1000 1000 1000
荷载P / kN −1000 0 荷载P / kN −1000 0 荷载P / kN −1000 0 荷载P / kN −1000 0
−2000 −2000 −2000 −2000
−3.0 −1.5 0 1.5 3.0 −3.0 −1.5 0 1.5 3.0 −3.0 −1.5 0 1.5 3.0 −3.0 −1.5 0 1.5 3.0
位移角θ / % 位移角θ / % 位移角θ / % 位移角θ / %
2000 2000 2000 2000
BFRP筋-0% BFRP筋-0.25% BFRP筋-0.50% BFRP筋-1.00%
1000 1000 1000 1000
荷载P / kN −1000 0 荷载P / kN −1000 0 荷载P / kN −1000 0 荷载P / kN −1000 0
−2000 −2000 −2000 −2000
−3.0 −1.5 0 1.5 3.0 −3.0 −1.5 0 1.5 3.0 −3.0 −1.5 0 1.5 3.0 −3.0 −1.5 0 1.5 3.0
位移角θ / % 位移角θ / % 位移角θ / % 位移角θ / %
图 9 滞回曲线
Fig. 9 Hysteretic curves
通 过 滞 回 曲 线 得 到 的 承 载 力 骨 架 曲 线 绘 于 1.00% 时,RC 剪力墙抗剪承载力约提高了 85%,BFRP-
图 10。骨架曲线上各特征点确定方法为:开裂点为 RC 剪力墙抗剪承载力约提高了 90%,同时,峰值点
第一条裂缝产生对应的荷载及位移;屈服点为第一 后平台段增加,试件变形能力增强。相同水平配筋
条钢筋屈服时的荷载及位移;由于 FRP 筋没有屈服 率下,BFRP-RC 剪力墙抗剪承载力约为 RC 剪力墙
点,参考文献 [18, 47],弹性点为混凝土开始剥落时的 的 74%~78%,且峰值点后荷载下降突然,即变形能力
荷载和位移,峰值点为最大水平荷载及对应的位移, 下降显著。
极限点是水平荷载下降为最大荷载的 85% 时的荷载 3.3 延 性
和 位 移 。 由图 10 可 知 , 水 平 配 筋 率 由 0% 增 大 到
构件的延性可用位移延性系数 μ 来衡量,通常
2000
钢筋-0% 采用构件的极限位移与屈服(弹性)位移的比值来表
钢筋-0.25% 示 [8, 48] :
1000 钢筋-0.50% 85% µ = ∆ u (1a)
钢筋-1.00%
荷载P / kN 0 开裂 ∆ y (1b)
∆ u
−1000 屈服 / 弹性 µ = ∆ e
峰值 式中, ∆ u 为试件的极限位移; ∆ y 为试件的屈服位移;
极限 ∆ e 为试件的弹性位移。
−2000
−3.0 −1.5 0 1.5 3.0 图 给出了不同水平配筋率下 个剪力墙试件
位移角θ / % 11 8
的延性系数。结果表明,水平配筋率由 0% 提高到
2000
BFRP筋-0% 90% 1.00% 时 , RC 剪 力 墙 的 延 性 系 数 提 高 了 142%; 但
BFRP筋-0.25%
1000 BFRP筋-0.50% 6.0 0% 0.25% 0.50% 1.00%
BFRP筋-1.00%
荷载P / kN 0 开裂 4.5 142% 水平配 RC剪 BFRP-RC 延性系
力墙
筋率
数比值
剪力墙
0%
1.9
1.6
0.84
0.81
1.7
2.1
0.25%
3.8
0.47
1.8
0.50%
−1000 屈服 / 弹性 延性系数μ 3.0 1.00% 4.6 38% 2.2 0.48
峰值 1.5
极限
−2000 0
−3.0 −1.5 0 1.5 3.0 RC剪力墙 BFRP-RC剪力墙
位移角θ / % 构件类型
图 10 骨架曲线 图 11 延性系数
Fig. 10 Skeleton curves Fig. 11 Ductility coeffici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