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4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5年第6期
P. 194

1216                            武 汉 大 学 学 报  (信 息 科 学 版)                        2025 年 6 月

                的集水流域与反向集水流域融合,再经过后期人                                2)地形可视性分析。由于 SAR 影像侧视成
                工修编不合理的单元,最终得到的由汇水线与分                            像的特点,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区域,不同的区域
                水线所划分的区域即为斜坡单元。其主要步骤                             因角度的差异产生不同的反射,会在一定程度上
                有:(1)均值过滤。使用焦点统计工具进行领域                           影响地面反射雷达回波信号到达成像系统的先
                分析,并对 DEM 进行两次均值过滤。(2)曲率计                        后顺序,从而使得成像系统中的 SAR 图像发生一
                算。利用曲率工具对过滤后的 DEM 进行表面分                          定的扭曲,产生叠掩、透视收缩、阴影等几何畸变
                析,求解曲率。(3)流向计算。利用流向工具对曲                          现象  [35] 。这些几何畸变的产生会使 SAR 影像失
                率进行水文分析,求解流向数据。(4)洼地识别。                          真,严重制约了 SAR 的监测精度和探测范围。因
                利用填洼工具对流向数据进行水文分析,求解洼                            此,本文采用叠掩、阴影以及 R 指数计算方法,对
                地单元。(5)流域计算。利用集水区工具以洼地                           研究区 SAR 的地形可视性进行分析,提取出干扰
                数据为集水点,流向为地图,求解流域;并使用从                           严重的区域,用于剔除最终落入该区域的不可信
                栅格转面工具将所得流域转为矢量面数据,得到                            的干涉测量生成的形变点。其中,R 指数表示倾
                凹形流域边界。(6)边界叠加。利用栅格计算器                           斜距离(雷达几何距离)与地面距离(地球表面距
                工 具 将 曲 率 乘 以 − 1,完 成 曲 率 反 转 ,重 复 步 骤           离)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
                                                                                             )
                (3)~(5)计算反转曲率数据得到凸形流域边界,                                ì R =-sin( φsin(α + ω - θ sL
                                                                        ï ï
                                                                        ï ï
                并将所得的凹、凸形流域边界合并即可得到斜坡                                   í     3                         (10)
                                                                        ï ï ω =  π - δ
                                                                        ï ï
                单元。                                                     î     2
                2.2 地表形变反演方法                                     式中, s 和 L 分别为通过山体阴影模型计算得到的
                     1)SBAS-InSAR。 SBAS-InSAR 是 一 种 利            阴影和叠掩; α 表示坡向; φ 表示坡度; θ 表示卫星
                用 SAR 影像技术进行地表形变监测的方法                   [34] 。   入射角; δ 表示卫星方位角。利用重分类将计算
                根据设定的空间基线和时间基线的阈值对各个                             得到的阴影和叠掩分别设为 0,其他的值设为 1;
                独立的 SAR 影像进行连接,构建干涉像对连接                          计算出的 R 为 SAR 的地形可视性。R ≤ 0,为不
                图,生成多组短基线集合,集合间 SAR 影像的时                         可 视 区 域 ; 0 < R ≤ 0.3,为 可 视 性 差 区 域 ; 0.3 <
                间和空间基线较大,集合内的时间和空间基线较                            R ≤ 0.5,为 可 视 区 域 ; 0.5 < R ≤ 1,为 可 视 性 强
                小,这样使得因视角差异引起的误差和失相干最                            区域。
                小化。对于差分干涉得到的干涉图,基于其相干                                3)最大坡度向投影。为了克服卫星视线方
                性对像元进行筛选。利用最小二乘法或者奇异                             向角度和地表几何形态对真实变形速率的影响,
                值分解的方法,将像对的形变相位转化成相对于                            将得到的变形速率投影到最大坡度方向,从而提
                某一选定的 SAR 影像的形变相位,进而通过空间                         取出沿斜坡向的变形速率,更准确地反映地表形
                域的低通滤波和时域的高通滤波消除大气等干                             变的真实方向和强度,并更有利于辅助判断滑坡
                扰的影响,获取最终的地面形变结果。                                的范围及稳定性,其计算公式为:
                                                                  ì     V i
                     采 用 SBAS-InSAR 技 术 提 取 形 变 信 息 的 具           ï ï V j =
                                                                  ï     C
                                                                  ï
                体流程是:(1)Sentinel-1A数据导入与裁剪;(2)连接                  ï
                                                                  ï
                                                                  ï ï C = cos β
                图生成,将超级主影像作为参考影像,以它为标                             í
                                                                  ï ï                )            )
                                                                  ï
                准,把其余所有像对配准到超级主影像上;(3)根                           ï cos β =(-sin α cos φ (-sin θ cos γ +
                                                                  ï                   )         )
                                                                  ï
                                                                  î
                据 像 对 配 对 关 系 ,对 所 有 干 涉 像 对 进 行 干 涉 处            ï ï     (-cos α cos φ ( sin θ sin γ + sin φ cos θ
                理,包括相干性生成、去平、滤波和相位解缠,为                                                                  (11)
                下一步轨道精炼、重去平和 SBAS 反演做好数据                         式中, V j 为沿坡向的变形速率; V i 为卫星视线向
                准备;(4)选择未形变或者形变量微小的控制点                           的变形速率; C 为三维位移比例系数; β 为卫星视
                作为基准,对所有数据对进行重去平;(5)形变量                          线方向与坡向之间的夹角; γ 为卫星的飞行方向
                反 演 分 为 两 次 ,第 一 次 反 演 估 算 速 率 和 地 形 残           与正北方向的夹角。
                差,对合成的干涉图进行去平,第二次反演估算                                在将沿卫星视线方向的地表形变速率投影
                形 变 组 分 、二 次 精 炼 和 重 去 平 以 及 去 除 大 气 相           到 最 大 坡 度 向 时 ,还 应 该 考 虑 形 变 沿 坡 体 的 方
                位,从而得到研究区的最终形变结果;(6)将得到                          向,即当形变速率为正值时,表示坡体沿最大坡
                的形变信息从 SAR 坐标系转化为地理坐标系。                          度向上运动,当形变速率为负值时,表示坡体沿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