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9 - 《水产学报》2025年第8期
P. 99
上官明珠,等 水产学报, 2025, 49(8): 089309
识别物种周转和嵌套组分在群落 beta 多样性维 林位于苍南县南部,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于
持中的相对作用是探究群落构建机制的重要内 2015 年启动,红树林面积约为 0.80 km ,由于
2
容,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修复 受赶海、粗放养殖等人为因素干扰,目前红树
具有重要意义。 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敏感性呈上升趋势。鳌
环境过滤和扩散限制是驱动群落物种多样 江口红树林位于龙港市鳌江北岸,该区域红树
[4]
性格局形成的主要生态过程 。环境过滤指环 林始种于 20 世纪 90 年代,红树林面积 0.27 km ,
2
境差异是造成不同区域群落多样性差异的主要 是浙江省级湿地公园,但近年来受生活污水、
原因,且环境差异与物种组成呈正相关;而扩 周边工厂增多及船只航行等影响,存在一定人
散限制指群落间物种组成的相似性随着空间 为扰动。瓯江口红树林位于瓯江口南支,2014
地理距离的增加而下降 。尽管群落构建理论 年开始种植红树植物,红树林面积 0.67 km ,
[5]
2
研究不断深入,但环境过滤和扩散限制对不同 是浙江省级海洋特别保护区。西门岛红树林位
[6]
类型群落的重要性仍饱受争议。Wu 等 对浑太 于乐清湾,1957 年人工引种秋茄,是我国红树
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 beta 多样性及其驱动因素 林最北缘区域,是浙江省首个国家级海洋特别
研究发现,扩散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型 保护区。
底栖动物 beta 多样性的变化,且这种影响可能
1.2 样品采集、处理和分析
与研究尺度有关。Li 等 研究也发现,小尺度
[7]
的支流中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受环境过滤、扩散 于 2021 年 8 月对沿浦湾、鳌江口、瓯江口
限制共同调控,而在尺度更大的干流中主要由 和西门岛红树林进行大型底栖动物采样调查。
环境过滤决定。因此,环境过滤和扩散限制的 根据沿浦湾、鳌江口、瓯江口和西门岛红树林
相对重要性对探究群落 beta 多样性格局至关 分布面积,分别设置 15、9、18 和 8 个调查站
重要。 位,站位均以地名首字母命名。每个站位采集
大型底栖动物作为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 3 个平行样,每个样方采样面积为 30 cm×30 cm,
重要消费者与转移者,是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重 使用 0.5 mm 孔径的网筛淘洗后,将其装入样品
要组成部分。目前,针对我国北缘红树林大型 瓶中用 75% 乙醇溶液固定,带回实验室进行分
底栖动物群落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不同生境 析鉴定。物种名录登记均参照《中国海洋生物
间的群落多样性、次级生产力等的比较 [8-10] 。然 名 录 》 [11] 和 WORMS 网 站 (http://www.marines
而,针对该区域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物种 pecies.org/) 进行校对和复核。以上生物的采集处
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素研究尚未见报道。基于 理和保存分析均遵循《海洋调查规范第 6 部分:
[12]
此,本实验选取沿浦湾、鳌江口、瓯江口和西 海洋生物调查 (GB/T 12763.6—2007)》执行 。
门岛红树林作为研究区域,探究不同红树林大 在现场采用 GPS 对每个站位的经纬度坐标
型底栖动物群落 beta 多样性格局及其主要驱动 进行测量;采用便携式水质检测仪 (YSI 2000)
因素,以期为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构建机 测定各采样点间隙水的溶解氧 (DO)、pH、温
制研究奠定基础,亦可为红树林生态修复及保 度 (TEM)、盐度 (SAL)。此外,分别采集间隙
护工作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水和沉积物样品置于−20 ℃ 的车载冰箱中带回
实验室进行后续分析。根据《海洋监测规范 第
1 材料与方法 4 部分:海水分析 (GB 17378.4—2007)》 ,在
[13]
实 验 室 测 定 水 样 的 氨 氮 (NH -N)、 亚 硝 酸 盐
4
1.1 研究区域概况 (NO -N)、硝酸盐 (NO -N)、无机磷 (DIP) 含量
3
2
[14]
[15]
自 20 世纪 50 年代,浙江率先在乐清市人 以及土样中的有机碳 (OC) 、有机质 (OM) 。
工引种红树——秋茄 (Kandelia candel),经过多 沉积物冷冻干燥后采用 Bettersize2600 激光粒度
年持续努力,红树林种植取得较好的发展,形 仪测量沉积物中值粒径 (D )、黏土含量 (clay
50
成了沿浦湾、鳌江口、瓯江口和西门岛等规模 contet,CC)、粉砂含量 (silt content,SC) 和砂
较大的浙江南部沿岸红树林 (图 1)。沿浦湾红树 含量 (sand content, S)。
https://www.china-fishery.cn 中国水产学会主办 sponsored by China Society of Fisheries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