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摩擦学学报》2021年第5期
P. 16
第 5 期 郝晓晴, 等: 冰雪运动雪上摩擦学与雪蜡研究现状 605
(a) (b)
d
c
a
b
a a
e
b
b
c
d
(c) (d) F n
1.8 m
Fixed Al plate
Load Overload protect
Ice preparation
cell
Brass
plate
F f
Slider
Moveable Al plate
IR sensor
Rubber pad
Ice annulus
PE slider
v
[35]
Fig. 11 (a) Linear tribometer; (b) Carriage with attached cross-country ski ; (c) Rotating tribometer; (d) Friction-force
measuring unit of rotating tribometer [36]
[35]
图 11 (a)线性摩擦测试装置;(b)车架具体结构 ;(c)旋转摩擦测试装置;(d)旋转摩擦测试装置的摩擦力测量单元 [36]
会禁止含氟雪蜡使用的规则推出,高性能的含氟雪蜡 专业研发人员与运动队员互动交流需要统一协调,发
必将退出历史舞台. 更加绿色、环保的无氟雪蜡的研 挥各自优势,避免重复研究.
究和开发是我们共同面临的选择,雪蜡的耐沾污性和 d. 应注重专业打蜡师培养,将打蜡师与一线运动
耐磨性也需要进一步提升. 目前,雪蜡的研究、生产和 员并重培养,雪蜡性能优劣在于打蜡师雪蜡经验选择.
测试多集中在北欧、北美等发达国家,国内几乎没有 由于中国的滑雪运动起步较晚,国内缺乏经验丰富的
雪蜡方面的研究报道,在生产和测试装置方面更是一 专业打蜡师,加速培养国内优秀打蜡师能够有效地整
片空白. 此次,我国作为冬奥会主办国,国家大力发展 体提升雪上项目的实力.
冰雪运动,冰雪运动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群众基础日 e. 国内没有从事雪蜡研发生产企业,受市场容量
益广泛,为发展我国冰雪运动高端装备材料提供了历 限制和群众基础限制,国内从事体育产业企业参与度
史的机遇. 目前,在冰雪表面摩擦学与滑雪板减阻蜡 小,因此,也需要相关企业持续关注中国雪蜡的发展.
应用研究方面,我们认为应该关注如下问题: 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残)奥会,国家在冰雪运动
a. 冰雪摩擦学基础研究薄弱,国内尚没有专业摩 和延伸产业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和资源,同时越来越多
擦学、材料和体育科学研究团队关注冰雪摩擦学基础 的中国人开始关注冰雪运动,加入冰雪运动,冰雪运
研究,特别是关于冰雪运动相关的冰雪表面摩擦学研究. 动中的科技元素-雪蜡也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
b. 专业测试表征装备欠缺,国内没有专业滑雪板 参 考 文 献
减阻蜡测试表征装备,包括实验室表征装备和适合奥
[ 1 ] Budde R, Himes A. High-resolution friction measurements of cross-
运运动环境的冰雪表面摩擦减阻在线测量装置,应该
country ski bases on snow[J]. Sports Engineering, 2017, 20(13):
综合先进精密机械、光学测量、数据处理等相关技术,
299–311. doi: 10.1007/s12283-017-0230-5.
搭建相关表征测试装备. [ 2 ] Barelle C, Ruby A, Tavernier M. Experimental model of the
c. 测试表征验证需要与专业运动队验证相结合, aerodynamic drag coefficient in alpine skiing[J]. Journal of Appli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