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6 - 《高原气象》2023年第1期
P. 86

第 42 卷  第 1 期                         高     原    气     象                             Vol. 42  No. 1
                2023 年 2 月                       PLATEAU METEOROLOGY                              February, 2023


             莫绍青, 李耀辉, 2023.  新疆南疆极端干旱区典型暴雨的水汽特征及触发机制分析[J]. 高原气象, 42(1): 82-97. MO Shaoqing,
             LI Yaohui, 2023.  Analysis of the Water Vapor Characteristics and Trigger Mechanism for a Typical Heavy Rainstorm in the Extreme
             Arid Region of the Southern Xinjiang[J]. Plateau Meteorology, 42(1): 82-97. DOI: 10. 7522/j. issn. 1000-0534. 2022.  00026.




                                新疆南疆极端干旱区典型暴雨的

                                       水汽特征及触发机制分析




                                                 莫绍青 , 李耀辉           2, 1, 3
                                                          1
                                           (1.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2.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航空气象学院,  四川  广汉    618307;
                                         3.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甘肃  兰州    730020)

                     摘要: 为加强对南疆暴雨过程的水汽特征和触发机理的认识, 利用 FNL 和 ERA5 再分析资料、 地面自动
                     气象站观测资料、 FY-2G 静止卫星的黑体亮温(TBB)资料, 对 2019年 6月 24 -28日南疆极端干旱区暴雨
                     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此次南疆地区持续性强降水天气发生在"两槽两脊"的纬向环流形势下, 巴
                     湖低涡、 伊朗高压脊和辐合线是导致此次强降水过程的主要天气系统。暴雨的水汽主要来自于大西洋、
                     黑海、 里/咸海、 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沿着西北路径、 偏西路径和西南路径到达南疆盆地。低空急流引导着
                     偏西北和偏西路径的水汽输送到南疆盆地, 西南路径的水汽则在南疆西部500 hPa气旋性风场、 200 hPa高
                     空西南急流的引导下翻越青藏高原输送到南疆地区。水汽收支计算表明: 水汽的输入主要集中在南边
                     界对流层高层和北边界对流层低层和高层; 水汽的输出集中在东边界对流层低层和高层。南疆盆地南
                     侧高大陡峭地形(昆仑山脉)的阻挡, 使得从北部侵入的主导气流在山前辐合生成的中尺度辐合线, 是此
                     次强降水的主要触发系统。辐合线以北的偏西北气流带来的水汽在山前堆积, 在地形抬升作用下不断
                     辐合并抬升, 不稳定能量释放, 对流系统在山前不断生成发展, 造成和田等地区持续的强降水天气。
                     关键词: 极端干旱区; 暴雨; 中亚低涡系统; 水汽特征; 地形辐合
                     文章编号: 1000-0534(2023)01-0082-16   中图分类号: P458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 7522/j. issn. 1000-0534. 2022. 00026


              1  引言                                             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降水呈增多趋势(Kunkel et al,
                                                                2013; Duan et al, 2015; 李双双等, 2015; 江志红和
                  暴雨及强降水是中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
                                                                李伟, 2015, Donat et al, 2017), 新疆地区的极端强
             受季风气候、 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的影响, 我国暴                           降水事件频率和强度有所增长, 局地暴雨增加趋势
             雨事件多发, 且暴雨的形成有显著的地域特点(陶                            更是明显(Chen et al, 2014; Wang et al, 2013, 王霞
             诗言, 1980)。新疆深居内陆, 地形复杂, 处于“三                       等, 2011; 张云惠等, 2013, 杨霞等, 2020)。21世纪
             山夹两盆”的独特地形之中。南疆地区年平均降水                             以来, 南疆强降雨频次增加尤其显著(黄艳等,
             量不到100 mm(史玉光和孙照渤, 2008), 属于极端                     2012; 陈春艳等, 2015; 谢泽明等, 2018), 一次极端
             干旱区。新疆预报工作者在预报实践中提出了适合                             降水的降水量就可能超过当地年平均降水量, 带来
             当地的暴雨降水量级标准: 日降水大于 24 mm 为暴                        严重的洪涝灾害(张俊兰等, 2016)。
             雨(张家宝和邓子风, 1987; 肖开提·多莱特, 2005)。                       暴雨发生需要天气系统有利的配置(朱乾根


                 收稿日期: 2021⁃11⁃06; 定稿日期: 2022⁃03⁃22
                 资助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837209, 41775093);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创新项目(0900500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2021YFB2601700)
                 作者简介: 莫绍青(1996 -), 女, 四川达州人, 硕士研究生, 从事灾害性天气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 E-mail: 1352503949@qq.com
                 通信作者: 李耀辉(1967 -), 男, 甘肃省徽县人, 教授, 主要从事灾害性天气、 气候和气候变化、 数值模式等方面研究
                        E-mail: li-yaohui@163.com, liyh@cafuc.edu.cn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