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6 - 《高原气象》2023年第1期
P. 206
高 原 气 象 42 卷
202
白天存在风从山谷吹向两侧山坡的分量, 夜间相 (图 5, 图 6), 模式可以很好地再现各站风向和风速
反, 此外, 东侧海拔较低区域, 白天为明显的上坡 日变化特征。对于海拔较高的云顶山顶站(B3017)
风(偏东风)与西侧来的空气交汇, 夜间风速明显减 和 CS217 站, 其风向主要受系统风影响, 以偏西风
小且伴随着复杂的风向转变, 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 或西南风为主, 风速在下午和夜间时段出现峰值。
出这些局地环流变化特征。 位于云顶山底南北向山沟中的 B3019 站, 受地形动
从局地风的转换时段来看(图略), 傍晚时段观 力作用, 7 日 08:00 至 8 日 08:00 模拟和观测的风向
测的风向转变主要发生在 18:00—20:00, 而模拟的 均为偏北风, 8日 08:00以后受系统风影响都转为偏
风向转变则滞后 1~2 h, 上午时段模拟结果和实际 南风。位于云顶山腰的 B3018 站, 受地形动力和热
观测的风向转变基本都在 08:00 -10:00。在海拔相 力共同影响, 前期风向以西北风或偏西风为主, 后
对较高的云顶区域, 模拟结果和实际观测的风速都 期转为偏东风或偏南风。位于西侧第二条山沟中
有一定日变化特征, 风向受系统风影响更大。可以 的 CS207 和 54304 站, 日变化特征明显, 白天风向
看出, WRF-LES 模式能够呈现出晴空弱系统复杂 以西南风为主(上坡风), 夜间风向以东北风为主
地形下局地风场的变化特征, 可作为研究山地小尺 (下坡风), 54304站白天风速大, 午后出现峰值, 夜
度环流的有效手段(图略)。 间风速变小。这些变化特征的模拟结果与观测数
从单站风向风速的模拟结果与观测对比来看 据都有很好的一致性。
图5 2019年3月7日08:00至8日20:00各代表站观测(实线)和模拟(虚线)的10 m风向变化特征
按各站海拔由高到低排序
Fig. 5 10-meter wind direction of observations (solid lines) and CTL simulation (dotted lines) from 08:00
on 7 to 20:00 on 8 March 2019. The stations are resorted based on the elevation from high to low
各站风向平均绝对误差在 10°~60°, 平均误差 1. 39 m·s 。从风向误差日变化[图 7, 其中高海拔
-1
-1
41. 2°。各站风速绝对误差在 2 m·s 以下, 平均为 站包括海拔在 1900 m 以上的站(序号 1~9), 低海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