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0 - 《高原气象》2022年第5期
P. 220

5 期                       金  燕等:云南冬半年极端低温事件与大气环流的关系                                        1313
               刘瑜,赵尔旭,黄玮,等,2010. 云南近 46 年降水和气温变化趋势               晏红明,梁红丽,金燕等,2015. 冬季欧亚大陆热力变化特征及其
                  的特征分析[J]. 灾害学,25(1):39-44.                        与大气环流的关系[J]. 大气科学学报,38(5):577-587. DOI:
               刘子奇,路瑶,李艳,2022. 中国大范围持续性极端低温事件年代                     10. 13878/j. cnki. dqkxxb. 20140528002.
                  际变化及其大气环流成因[J]. 高原气象,41(3):558-571.            晏红明,王灵,朱勇,等,2009. 2008年初云南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
                  DOI:10. 7522/j. issn. 1000-0534. 2021. 00031.     气候成因分析[J]. 高原气象,28(4):870-879.
               马丽云,饶建,孙晓娟,等,2021. 蒙古高压和极涡中期过程对                   杨素雨,李华宏,严华生,等,2012. 2011年初云南东部极端低温冰
                  2010 年疆北持续性降雪的影响[J]. 高原气象,40(2):302-              冻灾害天气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J].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313. DOI:10. 7522/j. issn. 1000-0534. 2020. 00040.  27(1):71-76.
               彭贵芬,段旭,舒康宁,2010. 云南 2008年冰冻灾害评估[J]. 气象,           姚愚,陶云,邢冬,等,2018. 1961-2014 年冬半年云南冷空气活动
                  36(10):72-77. DOI:10. 7519/j. issn. 1000-0526. 2010. 10. 012.  气候特征分析[J]. 灾害学,33(1):122-129. DOI:10. 3969/j.
               秦剑,琚建华,解明恩,等,1997. 低纬高原天气气候[M]. 北京:                  issn. 1000-811X. 2018. 01. 022.
                  气象出版社,142-147.                                 云南省气候中心,2017. 2016年云南省气候公报[M],昆明:云南省
               史悦,郑建萌,张万诚,等,2017. 2016 年 1 月云南低温雨雪灾害的               气象局.
                  原因分析[J]. 灾害学,32(4):208-213. DOI:10. 3969/j. issn.  云南省气候中心,2018. 2017年云南省气候公报[M],昆明:云南省
                  1000-811X. 2017. 04. 035.                         气象局.
               谭本馗,陈文,2014. 中高纬度大气遥相关动力学及其对东亚冬季                  云南省气候中心,2014. 2013年云南省气候公报[M],昆明:云南省
                  气候影响的研究进展[J]. 气象学报,72(5):908-925. DOI:            气象局.
                  10. 11676/qxxb2014. 071.                       云南省气候中心,2019. 2018年云南省气候公报[M],昆明:云南省
               陶云,吴星霖,段旭,等,2009. 2008年云南滇东北电线覆冰的气象                  气象局.
                  条件[J]. 灾害学,24(2):82-86.                        张梦,陶丽,邵海燕,2022. 北大西洋涛动/北极涛动与中国冷事件
               王迪,何金海,祁莉,等,2015. 全球变暖减缓背景下欧亚秋冬温度                    频数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的联系及其差异[J]. 高原气象,41
                  变化特征和原因[J]. 气象科学,35(5):534-542. DOI:10.           (4):850-863. DOI:10. 7522/j. issn. 1000-0534. 2021. 00035
                  3969/2014jms. 0023.                            钟水新,2020. 地形对降水的影响机理及预报方法研究进展[J]. 高
               王宇,2006. 云南山地气候[M]. 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3-17.                原气象,39(5):1122-1132. DOI:10. 7522/j. issn. 1000-0534.
               王遵娅,邹旭恺,高荣,2018. GB/T34293-2017 极端低温和降温监             2019. 00083.
                  测指标[S]. 北京: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朱红霞,陈文,冯涛,等,2019. 冬季西伯利亚高压的主要年际变化
               许美玲,段旭,杞明辉,等,2011. 云南省天气预报员手册[M]. 北                  模态及其对东亚气温的影响[J]. 高原气象,38(4):685-692.
                  京:气象出版社,179-193.                                  DOI:10. 7522/j. issn. 1000-0534. 2018. 00116.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