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9 - 《高原气象》2022年第5期
P. 179
高 原 气 象 41 卷
1272
平均风场和位势高度场分布图,从图5(a)和图5(b) 平均距平分布图(图 6),发现有利年高原南侧由南
可以看出,相比于不利年,有利年的低层 850 hPa 向北的水汽通量偏强,而整个华东地区西南-东北
青藏高原南侧的偏南风较强,西太平洋上空的位势 向的水汽输送带偏强,说明高原南侧和东南侧较强
高度偏高,且反气旋性环流偏强,西太平洋上的高 的偏南风有利于将孟加拉湾和西太平洋上的水汽
压系统西伸明显,从而造成华东地区偏南风的增 向高原输送,从而为高原低涡的发生发展提供水汽
强;同时,结合有利年和不利年 850 hPa 水汽通量 条件。
-1
图6 有利年(a)和不利年(b)850 hPa水汽通量平均距平分布(单位:×10 g·cm ·s ·hPa )
-1
-1
Fig. 6 Average anomaly distribution of favorable-year(a)and unfavorable-year(b)
-1
water vapor flux. Unit:×10 g·cm ·s ·hPa -1
-1
当西太副高偏西偏南和印度热低压减弱可使 显偏强,同时伴有西南风和西北风的辐合;而不利
更多的热带水汽进入高原,同时南亚高压东部偏强 年高原主体为偏北气流控制。结合有利年和不利
时,与低层辐合配合可使高原降水增多(罗布等, 年高原主体 500 hPa 散度平均距平的空间分布(图
2020)。根据有利年和不利年 7月平均 500 hPa的风 7),发现有利年高原中西部散度偏小,即辐合偏
场和位势高度场分布[图 5(c),(d)],相比于不利 强,有利于高原低涡的生成和发展;而不利年高原
年,有利年 500 hPa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明显偏 中西部的散度明显偏强,不利于高原低涡的生成,
强,并且西伸更加明显,同时印度半岛上空的气旋 同时可以明显观察到在高原南部沿喜马拉雅山脉,
性环流与不利年相比偏弱,二者配合使得高原南侧 有利年和不利年均存在一个明显的散度异常区,这
和东南侧的偏南风异常偏强,利于向青藏高原输送 可能与有利(不利)年高原南侧风速较大(小)造成
水汽和动量。在高原主体上,有利年气旋性环流明 风速的辐散(合)有关。
-6
-1
图7 有利年(a)和不利年(b)500 hPa散度平均距平分布(单位:×10 s )
-6
Fig. 7 Average anomaly distribution of favorable-year(a)and unfavorable-year(b)divergence. Unit:×10 s -1
有利于高原低涡移出的高层大气大尺度环流 位势高度场[图 5(e),(f)]可以看出,有利年 200
形势表现为,高空西风急流位置偏南且强度更强, hPa 南亚高压偏强,且东伸明显,同时高空西风急
且南亚高压脊线东伸大于 90°E(郁淑华和高文良, 流明显偏强,急流核位置也更加偏南;结合有利年
2008)。从有利年和不利年 7月平均 200 hPa风场和 和不利年 200 hPa 相对涡度平均距平分布图(图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