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1 - 《高原气象》2021年第5期
P. 161
高 原 气 象 40 卷
1122
性暴雨日数偏多年相对应,对应几率高达 10/12;前 2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20世纪 90年代末至 21世纪
冬关键区海温异常偏高的 12 年里有 7 年(1967, 00 年代前中期及 21 世纪 10 年代中后期小波系数为
1975,1999,2000,2002,2012及 2017年)与广东前 正,反映前冬关键区海温处于年代际偏高阶段,除
汛期持续性暴雨日数偏少年相对应,对应几率为 7/ 20 世纪 70 年代前期和 21 世纪 10 年代末,其余均与
12。因此,前冬关键区海温异常对广东前汛期持续 广东省前汛期持续性暴雨日数偏少相对应[图 2
性暴雨日数异常变化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可以作 (a)];相反,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20世纪70年代
为持续性暴雨异常的前兆信号。 末到 20世纪 80年代初,20世纪 90年代前中期及 21
图 10 给出了 1961-2019 年前冬关键区海温 世纪 00年代后期到 21世纪 10年代前期小波系数为
Morlet 小波变换及功率谱。由图 10(a)可见,前冬 负,代表前冬关键区海温处于年代际偏低阶段,除
关键区海温具有明显的准 2 年,准 4~7 年和准 12~ 21 世纪 10 年代年代前期,其余均与广东省持续性
16 年的周期变化。准 2 年周期振荡主要出现在 21 暴雨日数偏多相对应[图 2(a)]。图 10(b)的功率谱
世纪 00 年代中期;准 4~7 年及准 12~16 年周期振荡 也反映出前冬关键区海温具有准 2 年、准 5. 5 年和
在 1961-2019 年一直存在;其中准 12~16 年小波系 准 15 年三个振荡周期,它们与广东省前汛期持续
数呈 4 次正负的相间分布:20 世纪 70 年代前中期, 性暴雨日数的振荡周期较为接近。
图10 1961-2019年前冬关键区海温Morlet小波系数(等值线和阴影区)(a)及功率谱(b)
(a)中打点区域表示通过α=0. 05的显著性检验
Fig. 10 Morlet wavelet coefficient(contour and shadow area)(a)and power spectrum(b)of SST of the key region
in pre-winter from 1961 to 2019. The dotted areas in(a)represent the significance level with α=0. 05
为了进一步研究广东前汛期持续性暴雨日数 本与前冬关键区海温距平的波谷相对应。分别计
与前冬关键区海温距平主要振荡周期之间的关系, 算两滤波序列之间的相关系数,得到 4~8 年的年际
将两者用 Lanczos 时间带通滤波器作 4~8 年和 8~18 周期滤波序列相关系数达 0. 55,8~18 年的年代际
年的带通滤波[图 11(a),(b)]可知,4~8 年和 8~18 周期滤波序列相关系数为 0. 43,分别通过了 α=
年的年际和年代际周期滤波序列均具有较好的相 0. 001 和 0. 01 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因此,广东省前
反变化关系,即:前汛期持续性暴雨日数的峰值基 汛期持续性暴雨日数的年际与年代际振荡与前冬
图11 1961-2019年广东前汛期持续性暴雨日数与前冬关键区海温距平4~8年滤波(a)及8~18年滤波(b)的对比分析
Fig. 11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4-8 years filtering(a)and 8-18 years filtering(b)of the yearly variation of persistent r
ainstorm days in the first rainy seas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and SSTA of the key area in pre-winter from 1961 to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