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8 - 《爆炸与冲击》2025年第9期
P. 188

第 45 卷                黄钰雄,等: 硬脂酸包覆铝粉爆炸火焰传播机理研究                                  第 9 期







                                              Special
                                            Hartmann tube             High-speed         Computer
                                                                        camera



                                                                                  High-pressure
                                                                                   air pipeline
                   Spark energy                   Ignition
                    generator    Spark generator  electrodes
                                                                    Solenoid    Pressure
                                                        Mushroom     valve      regulating  Air      High-pressure  air cylinder
                                                Dust   dust dispersion                     inlet
                                              storage bin  nozzle           Air   valve   valve
                                  High-voltage                          storage vessel
                 High-voltage
                storage capacitor  accumulator



                                              图 5    改进的哈特曼管实验装置示意图
                                      Fig. 5    Improved Hartmann tube explosion experimental device
               2    结果与分析


               2.1    SA@Al 的爆炸火焰传播规律
                   以  5% SA@Al、10% SA@Al 和     15% SA@Al 粉尘及纯铝粉为研究对象,开展爆炸火焰传播实验,研
               究粉尘浓度对       SA@Al 粉尘爆炸火焰传播特性的影响,结果如图                    6~9  所示。理论粉尘浓度由            c=m/V  计
                                                                                   3
                                       3
               算,其中,c 为粉尘浓度(g/m ),m        为粉尘质量(g),V       为半开放燃烧管的体积(m )。
                   从图   6  可以看出:Al 粉尘云燃烧反应剧烈,爆炸火焰发出刺眼的黄白亮光,火焰前锋扩散特征显
               著。随着粉尘浓度的增大,爆炸火焰传播的连续性及火焰的饱满度不断增强,火焰前锋传播至燃烧管道
                                                                    3
               顶端的时间呈先缩短后延长的趋势。当粉尘浓度为                        250 g/m 时,粉尘浓度较低,热量传递效率较低,反
               应过程中燃料的持续消耗使得火焰在                 171 ms 时燃烧强度骤然降低,火焰下方连续性减弱,亮度及饱满度
               急剧下降,火焰于        190 ms 时停止向上扩散传播,逐渐消逝。当粉尘浓度为                     750 g/m 时,Al 粉尘云火焰整
                                                                                       3
               体发光强度较高,连续性和饱满度较好,火焰传播时间最短,燃烧强度最高。当粉尘浓度为                                          1 000 g/m 3
               时,粉尘颗粒过量,形成贫氧燃烧,未燃区内的粒子数增加,铝微粒燃烧不够充分,此时火焰虽然仍较饱
               满,但亮度略有降低。
                   从图   7  可以看出:对于     5% SA@Al 粉尘,当粉尘浓度为           250 g/m 时,由于粉尘浓度较低,火焰强度
                                                                           3
               低,火焰前锋未能传播至燃烧管顶端。当粉尘浓度增大至                           500 g/m 时,参与反应的粒子数增多,粒子间
                                                                          3
               距离缩短,铝粉表面的硬脂酸热解产生的挥发分相互融合,在铝粒子周围形成较连续的橙色预混气相火
                                                                                              3
               焰,可促进铝核的氧化燃烧进程,火焰内部颜色分布较均匀,火焰亮度及饱满度较                                     250 g/m 时显著提升,
                                                                                        3
               火焰前锋于     100 ms 时传播至燃烧管顶端。当粉尘浓度继续增大到                      750  和  1 000 g/m 时,火焰传播不规则
               性增强,火焰亮度和传播连续性均有所减弱,火焰传播后期均出现了明显断层,火焰内部出现大量向上
               聚集的明暗相间的纹理,火焰前锋离散特征显著。这可能是由于,当粉尘浓度增大时,单位体积内粉尘
               颗粒数量激增,单个         SA@Al 粒子可利用的氧气相对较少,同时高浓度下,硬脂酸包覆层燃烧需要消耗更
               多的氧气,导致铝核燃烧不充分。750               和  1 000 g/m 的 3  5% SA@Al 粉尘云火焰分别于       110  和  131 ms 时传
               播至燃烧管顶端,传播时间显著延长。
                   从图   8  可以看出:不同粉尘浓度下的            10% SA@Al 爆炸火焰均能较连续地传播至燃烧管口,火焰整
               体亮度及传播时间随粉尘浓度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粉尘浓度为                                      250 g/m 时,参与燃烧
                                                                                              3


                                                         095401-5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