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6 - 《爆炸与冲击》2025年第9期
P. 186

第 45 卷                黄钰雄,等: 硬脂酸包覆铝粉爆炸火焰传播机理研究                                  第 9 期

               1    实 验


               1.1    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1.1.1    材料的制备
                   实验采用的高纯铝粉样品平均粒径为                  30 μm,对硬脂酸样品进行破碎过筛(200              目标准筛)处理。实
               验开始前,将     2  种材料全部放置在真空干燥箱中,在               40 ℃  下干燥   12 h,以减少水分的影响。
                   实验用    SA@Al 的制备方法如图         1  所示。首先,称取一定质量的硬脂酸和铝粉,将硬脂酸置于无水
               乙醇中,待硬脂酸完全溶解后,将铝粉分散到硬脂酸溶液中                         [15-16] ,在  65 ℃  下搅拌  2 h,直至充分混合,用无
               水乙醇清洗     3  遍;然后,在溶剂完全蒸发之前,将样品放入                   10 ℃  的冷水中急冷,以防止液态硬脂酸从铝
               粉表面流失,保证硬脂酸完全固化在铝粉表面;最后,将样品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常温烘干,即可得到
               S A @  A l 样  品  。  定  义  硬  脂  酸  的  理  论  包  覆  浓  度  ( C  S A  ) 为  硬  脂  酸  的  质  量  m  S A  与  铝  粉  质  量  m  A  l  之  比  , 即
               C =m /m ,制备得到的不同硬脂酸包覆浓度的                    SA@Al 样品,分别记为         5% SA@Al、10% SA@Al 和
                    SA
                        Al
                SA
               15% SA@Al。



                   Stearic acid
                                                                     Stir for 2 hours
                                                                        65 ℃

                Stearic acid anhydrous  Al            Thermostatic magnetic        Circulating water vacuum
                  ethanol solution                         stirrer                      filter pump


                                            Stearic acid                                      Rinse
                    CH 3                                                                   Liquid stearic acid
                                               Aluminum
                      (CH 2 ) 16                                          Rapid cooling
                      C                                                   Complete cure
                    O   O
                      Al                                                                           Ice water
                                 SA@Al particle          Vacuum drying oven            Incomplete coated SA@Al
                                                图 1    硬脂酸包覆铝粉的制备流程
                                     Fig. 1    Preparation process of stearic acid-coated aluminum powder

               1.1.2    材料的表征
                   为了验证硬脂酸成功包覆于              Al 粉表面,采用型号为          FEI Nova NanoSEM 450  的扫描电子显微镜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  X  射线衍射仪(D8 Advance),对    Al 和  10% SA@Al 粉尘样品的微
               观形貌及物质成分进行了测试,结果如图                   2~3  所示。从图      2  可以看出:Al 颗粒近似为球形,表面光滑,
               具有良好的分散性;10% SA@Al 颗粒表面不平整,有明显的包覆痕迹。
                   图  3  给出了  SA、Al 和  10% SA@Al 粉体的    X  射线衍射图谱。从图         3  可以看出,SA    在  11.25°、16.12°、
               22.23°、24.74 °的特征衍射峰在     10% SA@Al 谱图中有微弱呈现。与铝晶体的               PDF  标准卡片(JCPDS: 89-4037)
               比较,10% SA@Al 在     2θ 为  38.47°、44.72°、65.09°、78.20°及 82.43°的衍射峰与标准      Al 的衍射峰一致,且
               该图谱中    5  条衍射峰的角度对应的衍射晶面分别为                  (111)、(200)、(220)、(311) 和  (222),说明铝粉的晶体
               结构并未发生改变,硬脂酸以包覆的形式粘附于铝粉表面。
                   此外,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型号为                Malvern Mastersizer 3000)对  Al 和  10% SA@Al 的粒度分布进行
               表征,结果如图       4  所示。可以看出,Al 粉的粒径分布范围为                  13.32~49.70 μm,其中表面积平均粒径

               D [3,2 ]  为  25.27 μm,体积平均粒径  D [4,3 ]  为  30.04 μm,中位粒径  D 为 0  28.44 μm。10% SA@Al 粒子的直径分
                                                                     5

                                                         095401-3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