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9 - 《高原气象》2022年第5期
P. 189
高 原 气 象 41 卷
1282
地基 GPS监测网进行水汽反演研究试验,发现大气 高气温 39. 8 ℃,极端最低气温-28. 7 ℃;年平均降
中水汽含量时间序列与降水变化存在较强的定量 水量 132. 6 mm,年均蒸发量 1986. 5 mm;无霜期
关系(万蓉和郑国光,2008),大气可降水量的时间 146 d,最大冻土深度 118 cm;年日照时数 3077 h,
变化趋势对强降水的发生、发展和预报有一定的指 光照充足。张掖国家气候观象台建有地基 GPS 站、
示意义(曹云昌等,2005;石小龙等,2014;马学谦 L 波段探空站和地面气象观测站,具备地面和高空
等,2019),主要表现在大气可降水量极大值出现 多要素的垂直探测功能。由于其特殊地理区位,在
时间与降水强度吻合(楚艳丽等,2007;李国翠等, 戈壁荒漠气候变化及其响应方面极具代表性,研究
2007;王娜等,2021);大多降水发生前大气可降水 该地区大气可降水量可为干旱区的云水资源开发
量维持在较高的量值,当其有明显跃变时预示着强 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降水将发生,而大气可降水量的下降则预示着降水 GPS原始资料通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开
的结束(杨露华等,2006;吴建军等,2007;陈小雷 发的 GAMIT 软件解算处理,反演得到逐时 GPS 大
等,2007);降水多发生在 PWV 高于基准值的时 气可降水量数据(下称 GPS/PWV)。本文选用的资
段,能为降水的短期预报提供明确的参考指标(杨 料时段为 2016 年 10 月至 2019 年 5 月,并对 GPS/
莲梅等,2012;马思琪等,2016)。受地形和天气气 PWV 资料进行了质量控制。为进一步验证该资料
候背景等因素影响,不同地区、不同天气背景下水 的可靠性,利用同期张掖国家气候观象台探空站每
汽变化特征及其与降水的关系差异明显(蔡英等, 日 2 次 00:00(世界时,下同)和 12:00 以及加密观测
2004;王宇虹等,2015;杨霞等,2020)。因此,通 时次(06:00 和 18:00)的探空资料计算 PWV(下称
过多种手段深入分析、认识不同区域大气水汽变化 RS/PWV),并与对应时次的 GPS/PWV 资料进行比
特征是大气可降水量研究的关键和热点问题。 较,其中加密探空的观测时段为 2017 年 5 月 15 日
河西走廊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区,南枕祁连山靠 至 6 月 30 日,2017 年 9 月 1-15 日,2018 年 5 月、6
近青藏高原,北邻巴丹吉林沙漠,自然地理环境独 月和 9 月,共计 150 d。探空站和地基 GPS 站均在
特,生态环境脆弱(王春林等,2019)。受气候、自 张掖国家气候观象台站内,满足对比条件(Wang
然地理条件和人类活动等多因素影响,干旱频发 and Zhang,2008),两者可进行比较。
(王劲松等,2009;任余龙等,2013)。祁连山对气 2. 2 方法介绍
流的抬升作用为该区域带来了丰富的云水资源,有 利用探空资料计算大气可降水量的计算公式
利于利用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开展抗旱增雨,而大气 为(刘健文等,2005):
水汽含量是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的重要指标(曾光平 7.45T d
e = 6.11 × 10 (235 + T d ) (1)
等,1993)。研究表明,该区域夏季 PWV 日变化特 e
q = 0.622 (2)
征与气温和比湿等要素的日变化以及山谷风演变 p
有关(梁宏等,2010);降水发生的前提是大气水汽 1 p s
W = ∫ qdp (3)
含量达到一定阈值,且雨强与大气水汽含量在时间 g p l
上呈同步分布特征(陈添宇等,2007)。以往的研究 式中:W 为单位气柱中的水汽含量(单位:mm);
-2
对该区域的大气可降水量精细变化特征及与降水、 g 为重力加速度(单位:m·s );p 、p 分别为地面气
l
s
水汽压的关系认识有限。因此,本文利用张掖国家 压和大气上界气压(单位:hPa);q 为比湿(单位:
-1
气候观象台的地基 GPS的反演数据,研究了该区域 g·g );T 为露点温度(单位:℃);e 为水汽压(单
d
大气可降水量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其与降水、水汽压 位:hPa)。
的关系,以期为干旱区人工增雨作业、增雨潜力评
估和降水预报提供一定参考。 3 结果与分析
3. 1 GPS/PWV和RS/PWV的对比检验
2 资料来源和方法介绍
表 1 是研究时段内 00:00,06:00,12:00 和 18:00
2. 1 资料来源 四个时次 GPS/PWV 和 RS/PWV 的检验统计值。去
张掖国家气候观象台(100°17′E、39°05′N,海 除掉 GPS/PWV 异常值和缺测值,共得到常规观测
拔 1456 m)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中部地区,四周地形 时次 00:00 和 12:00 的样本数(N)分别为 854 和 886
平坦开阔,地表为戈壁荒漠,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 个,加密观测时次 06:00和 18:00时的样本数(N)分
气候区。气温变差大,年平均气温 7. 8 ℃,极端最 别为 148个和 147个。从表 1可以看出,以 RS/PW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