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4 - 《高原气象》2022年第5期
P. 144

5 期                张   敏等:利用大涡模拟分析地表加热和动力作用对边界层结构的影响                                       1237


































                                                                                    2
                                      图4   各模拟试验的湍流动能(TKE)廓线计算结果(单位:m·s )
                                                                                      -2
                                    水平线和阴影分别代表各试验的热力边界层高度(TBLH)和夹卷层厚度(EZT)
                   Fig. 4  Calculated results of turbulent kinetic energy(TKE)profiles of each simulation. Unit:m·s . Horizontal lines
                                                                                            -2
                                                                                          2
                             and shadows represent the thermodynamic boundary layer height(TBLH)and the entrapment
                                           zone thickness(EZT)of each simulation,respectively
               16%。增大地表粗糙度后,垂直运动强度有所减                            有对流边界层的特点,但在三种变量的共同作用
               小,尤其在边界层顶。                                        下,边界层结构又与三种单变量敏感性试验有差
                   图 6 是各模拟试验 10 m 高度处风速模拟结果                     别。Test5 的热力边界层高度为 1333 m,动力边界
               的水平分布。控制试验 Test1 的风速范围为 1. 5~                     层高度为 690 m。Test5 的混合层内位温廓线与地
                                           -1
               3. 3 m·s ,平 均 值 为 2. 3 m·s 。 地 表 加 热 试 验          表加热试验(Test2)几乎重合,但夹卷层内位温略
                      -1
               Test2 的风速范围是 1. 2~3. 6 m·s ,平均值为 2. 3             高于 Test2;由于增大风切变后间接增大了风速,
                                             -1
                                                                 Test5 动力边界层内的风速大于 Test2,增加动力作
               m·s ,风速范围比 Test1大,但平均值相差不大,并
                  -1
                                                                 用 后 ,边 界 层 整 层 的 湍 流 动 能 比 Test2 大 0. 22
               且 Test2的水平风切变更大。风切变试验 Test3的风
                                                                     -2
                                                                   2
                                                                 m·s ,可见在地表加热基础上增加风切变和粗糙
                                                      -1
                                   -1
               速范围为 2. 0~4. 6 m·s ,平均值为 3. 0 m·s ,风速
                                                                 度 作 用 会 对 夹 卷 层 和 湍 流 动 能 产 生 一 定 影 响 。
               比 Test1 大,这是由于在增大风切变的过程中间接
                                                                 Test5 动 力 边 界 层 内 的 u 风 速 小 于 风 切 变 试 验
               增大了风速。粗糙度试验 Test4 的风速范围是 1. 1~
                                                                (Test3),这主要是地表加热增强了对流混合作
               2. 7 m·s ,平均值为 1. 8 m·s ,与 Test1 相比,风速
                      -1
                                         -1
                                                                 用,风速垂直混合更加均匀;边界层整层的湍流动
               有明显的减小,这是由于当粗糙度增大时,近地层
                                                                 能比 Test3 大 0. 28 m·s ,可见加入了地表加热影
                                                                                   2
                                                                                      -2
               的湍流应力增大,这将引起其上方的空气减速,这
                                                                 响能有效增大湍流动能。Test5 的湍流动能也较粗
               种减速又使湍流应力减少,最后达到一个新的平                             糙度试验 Test4 增大了 0. 40 m·s 。地表加热和风
                                                                                               -2
                                                                                            2
               衡,但新的应力比原来要大一些;当近地表的空气                            切变对湍流动能和边界层结构的影响较为显著,
               减速时,与其上部气层间切变增大,应力增大,其                            而粗糙度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低层,在综合试验中
               上的空气又减速,如此向上传播,使得整层的风速                            产生的影响较小。
               减小。
               3. 4  地表加热、低层风切变和地表粗糙度综合作                         4   结论
                    用对边界层结构的影响                                       对大气边界层结构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
                   综合试验(Test5)的位温廓线与 Test2 相似,具                  气象因素影响污染扩散等问题。本文利用 WRF-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